第213章 催陰債地府拿人(第2/2頁)

陰兵搖頭道:“這個你想聽,我們也不能說!”

這時,另一位陰兵走上前來,朝四周瞧了瞧,低聲說道:“我們之所以帶你繞到這裏,是為了跟你說件事情,教你一個‘活口的偏方’!”

“偏方?”

“偏方治大病!”

白世寶追問道:“有何說道?”

“你聽我說,救你這人已經偷偷買通了上下,待你一會過堂時,什麽都不要問,問什麽你也不要回,只管大聲哭媽喊娘,只要記住了這一條,我擔保你這案子有緩……”

“哭媽?”

“沒錯!陰天子以孝治陰曹,兒子哭考妣,即使是陰帥都無權阻攔,審一堂你哭一堂,陰帥一為難,身旁再有人悄悄進言幾句,申報你得了瘋魔之症,誤畫了鬼旗,錯招陰兵,案子壓在一旁,久而久之,便是不了了之……這叫做:百善孝為先!”

白世寶問道:“鬼堂?鬼堂上的案子不是由鬼王來審嗎?”

“鬼王?”

陰兵愣道:“你是什麽角兒?多大個派頭?輪的上鬼王來審你麽?再者說,你犯的是‘兵家的事兒’當然要由陰帥主審,跟六部功曹無關!你且聽我們的主意,上堂後猛哭,準靈!”

“這……”

雖說白世寶對這幾位陰兵的來意起疑,也禁不住抱一線希望去試試。眼下,白世寶順嘴又提了一句道:“能否說說救我這位的來頭,這樣,我心裏也好踏實一些!”

幾位陰兵又相顧瞧了瞧,搖頭說道:“這個當真不成,那人千萬叮囑,不能露了相!”

白世寶皺了皺眉毛,怎麽也猜不到這人是誰,隨後又追問道:“那主審這位又是誰?”

“日遊神,溫帥!”

“溫帥?”

白世寶對陰曹兵將不熟。這位日遊神君,姓溫名良,正是山歲部下日值神將,酆都陰曹掌管日巡鬼兵之帥。天上任職,地下披帥,食祿“天地人”三界,陽間有廟供奉它的泥身,頭戴一頂烏紗,身披白袍,腳蹬黑蠍,長須虬髯,扮作一副獄吏打扮,披頭散發,手持木牌,上面寫著“日巡”二字。

“日遊神”與“夜遊神”官階相同,二人合稱:“日巡夜探”!

人都愛說:好事成雙!

天上“神將”中有“金童玉女”(周公、桃花女),“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天聾地啞”,“高明高覺”(千裏眼、順風耳);而地府“鬼差”中有“牛頭馬面”,“黑白無常”,“日遊夜遊”……

以此可見,天上地下都講究這個詞兒!

再說眼下!

“既然如此,我就聽幾位兄弟的,到貴堂上哭一嗓子……”說道這裏,白世寶拱了拱手,一抱拳,朝幾位陰兵說道:“多謝幾位兄弟救我白某,事成之後,待我還陽,一頂多燒些紙錢冥幣,來報答幾位兄弟的救命之恩!”

幾位陰兵回道:“救命之恩談不上,受人委托而已!報不報答,這個另說……眼下我們先過了這關!”

白世寶聽後點頭稱是。

“兄弟受累,這鐵鎖我還要給你架上,到地府時有人盯著這個!”

白世寶一擺手道:“無妨!”

說罷,兩位陰兵又給白世寶上了重鐐,隨後轉面向西急奔……

與此同時!

酆都幽冥山後,駐兵殿內有一“點鬼堂”。此堂深鑿在幽冥山下,深不見底,上下共分三十一洞,洞洞駐有陰兵,洞中深奧,更是“盤臥千奇”,主洞之中聳立有根石柱,石柱頂上刻有一顆牛頭,鐵鎖纏饒,石柱下吊著一杆“五木秤”!

“五木”,是指“桑、榆、桃、槐、柳”這五種樹木之幹,而“五木秤”是陰曹刑具,以鬼作秤砣,要稱的也是鬼!

啪啪啪啪啪……

就在這時,一位紅發禿頭鬼差手中正舉著一根棒杵,猛打著白世寶招來的那位“陰將”,那位陰將被脫了衣服,光著上身,低垂著頭,看似氣若遊絲,滿身的棒痕。一番拷打過後,近前幾位鬼差把陰將捆綁在“五木秤”的一端,當做“秤砣”,而另一端垂著鐵鎖,正在給白世寶備著……

“五木秤”稱的不是重量,而是罪過的輕重。

此秤有個俗名,叫作:魂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