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聖地(第2/2頁)

“小小,這裏風水有問題?”蕭連山一臉嚴峻的問。

“非但有問題,而且問題還不小。”

顧小小拿著羅盤一邊勘查一邊對我們說,所謂葬,就是藏,藏的含義是隱匿、暫避或暫息,收藏儲存的意思。這裏所說的藏,是與葬互聯系的,是專指人死後的藏,即是指墳墓,即陰宅。

“要葬的有利,藏的適宜,就要乘生氣,葬經中稱之為陰陽之氣,盈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顧小小一本正經的說。

“這個我知道,風水堪輿講究藏風聚氣,其中的氣指的就是陰陽氣,也就是周易說的太極生兩儀的兩儀,這種陰陽氣內外的相互鬥爭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受到外在的作用而擴散就盈而成風。”韓煜點點頭接過顧小小的話繼續為我們解釋下去,“風相互鬥爭到某種程度就升而為雲。在上空的生氣遇到了外來的冷生氣,就降而為雨,所以風、雲、雨都是由生氣的變化而成。總的說來,在地中發生發展變化運動的陰陽氣,就稱為生氣。”

“有生氣對應的就有死氣,從內向外、從下向上、從上往下以擴散方式運動的陰陽二氣是死氣,以伏羲八卦為例,陰陽二氣從乾至坤的運動過程,是陰氣的聚集與陽氣的擴散,八卦之三卦爻,從上至中至下,是陰長陽消,當時者旺,未來者生,已過者死。”顧小小面色微微有些凝重的說。

“小小,你剛才說這裏不可能是成吉思汗下葬的地方,難道就因為這裏沒有生氣?”雲杜若好奇的問。

“非但沒有生氣,這裏陰長陽消死氣環縈不散,死氣沉澱不離,有個詞你們應該聽過死氣沉沉,用在這裏恰如其分。”顧小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但凡有丁點風水堪輿之術的人絕對不會選擇這樣的地方下葬亡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此地還真不應該是成吉思汗帝陵所在,在風水堪輿中,有言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父母骸骨,為子孫這本,地美則神靈安,子孫盛,惡則反是。”韓煜回頭看看那起伏的山脈淡淡地說,“若是這裏死氣沉沉,生氣全無的話,倘若成吉思汗在此地下葬,那後世子孫必定災厄不斷才對,又豈會有後來一服四海的蒙古帝國。”

“的確如此,生氣生萬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為生氣的聚合所致,凝結的生氣,就成為人的骨骼,這種為生氣所凝結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便皮肉腐爛,而獨留骨骼,因此骨骼還是原來的生氣。”顧小小點點頭對我們冷靜的說,“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來龍脈同類的生氣反納入獨留的骨骼,以資蔭骨骼生氣旺盛,使之庇蔭骨骼同時感應遺留的後世子孫,這就是葬乘生氣的道理,乘得旺盛則得福,吉利,乘得不旺盛則得鬼,不吉利主兇。”

聽顧小小和韓煜這麽一說,我也放眼望向那起伏不斷的群山,剛來的時候只被這裏的雄偉所吸引,但現在按照她們兩人的話細細一看,果然如此,那些縈繞在山脈的雲霧久而不動,我們面西大風凜冽卻未見那些雲霧山氣流動絲毫。

整個山脈絲毫完全靜止不動,就如同顧小小說的那樣死氣沉沉,我們背風而立凜冽的東風從背後襲來,即便這裏草木旺盛綠蔭掩蓋,但卻完全沒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成吉思汗當時信奉的是薩滿教,會不會讓鴻虛子修建帝陵的時候完全沒考慮華夏道家的東西?”我遲疑的問。

“這個問題我也有想過,成吉思汗召見丘處機完成史上有名的龍馬相會,成吉思汗並尊稱丘處機為活神仙,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對道家的崇敬和向往。”南宮怡淡淡的搖了搖頭說,“既然成吉思汗授命鴻虛子為其修建帝陵,那他一定會按照道家的規矩,而在道家中關於陰宅的風水堪輿極其看重,更何況是帝陵,成吉思汗絕對不會讓鴻虛子隨隨便便選一處地方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