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鄉土(第2/2頁)

我看著這個往昔鄉場裏第一能幹的人,總覺得比起當年,他憔悴了不少,這也是,餓鬼蟲吸了他的精血,他是比常人衰老的快。

“我去外地了,你身體還行吧?”我還是很熱情的寒暄著,人回到故鄉總是這樣,看見誰都親切,都會放下一些防備,我個性有些封閉,越長大越與人說不了兩句話,可現在卻還能和郭二寒暄。

郭二和我說著鄉場這些年的事兒,說是以前那個古墓早就發掘完畢了,不知道為什麽那墓室卻被國家毀了,說是年久失修,怕有人誤入,現在那片兒已經變成一個鄉鎮小工廠了。

還有件新鮮事就是,有個台灣人來鄉裏投資了竹器加工廠,還把鄉裏埋人的那片墓地修葺了一番,跟個公園似的,特別是有一個合墓,修的那叫一個漂亮。

我對這些事情心知肚明,卻不便點明,只是靜靜的聽著郭二跟我訴說,我在想,我要留在這裏住幾天,去看看當年的餓鬼墓,去看看李鳳仙和於小紅的墓,也算是了卻一樁當年匆匆離別的心事。

一家人拒絕了郭二挽留吃午飯的熱情,繼續前行,說著一些這些年的變化,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到了那個小山村,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小山村。

離開這裏八年了,再次回來,這個熟悉的村子不是沒有變化,和鄉場一樣,村子裏的大多數人都修起了小二層,可見村民們的生活比起當年是好多了,就連村子裏的大路都和鄉場一樣,從以前的土路變成了石板路。

我有些激動的一手攬著爸爸,一手挽著媽媽,帶著虔誠的心情踏上了這條路,沒走幾步,就遇見了熟悉的鄉親們,寒暄自然是少不了的,驚喜自然也是有的。

這些年,山村人已經不像當年那麽純樸,可是有些骨子裏的東西不是利益,時代的變遷能夠改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熱情的邀請我們一家人去家裏吃飯。

無奈,我們另有打算,自然是拒絕了。

和鄉親們的寒暄,讓我了解到了一些人和事兒,至少我知道了小學時候的同學劉春燕,現在是村民口中有大出息的人了,人家已經是個公務員,好像是調配到鄉場上當小官了。

我想起了中學時的那一封封信,現在想來,忽然覺得有些感懷少年時代,不過在鄉場一路行來,卻沒有遇見她。

這樣也好,遇見了,反而不知道說什麽了,有些緣分散了也就散了,只要當年那份情意留在心中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兒,離別太多,我反而對這些看得很淡。

我關心的酥肉父母倒還好,身體很好,人還是一如既往的開朗,我在成都遇見過酥肉,我當然給他們帶來了酥肉的消息,我告訴他們酥肉生意做的不錯,雖然我並不知道酥肉在做啥,可是給這兩個老人寬心是必須的。

果然,聽聞這件事兒,酥肉他爸大嗓門一吼,就說道:“我家兒子一臉機靈相,做生意那能成,我們等著他把我們接城裏呢。”

酥肉一臉機靈想?我想起了那張胖臉,搖搖頭,有些好笑的想著,估計也只有酥肉父母能從那張胖臉中看出機靈,我沒好意思告訴酥肉他爸,酥肉已經把他們家和董存瑞扯上了親密的關系。

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自己的老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