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侯大利成了嫌疑犯 嫌疑人侯大利(第4/5頁)

“啊,黃所遇害?就在剛剛?”

“宮支帶人勘查現場。”

侯大利騰地站起來,道:“我是嫌疑很大,從現在起,衣服、車輛都得封起來作為證據,封存過程要全程錄像,還得叫人作證。沿途視頻要保留下來,能證明我的軌跡。”

刑警支隊會議室,黃衛案案情分析會上,首先由刑警支隊技術室分析現場勘查情況。

老譚講了七點。第一點,防盜門完好,沒有撬、壓、砸等痕跡,陽台和窗戶安裝有隱形防盜網,防盜網完好;陽台和窗戶上沒有腳印、手印等痕跡,兇手應該是從防盜門正常進入。

第二點,房間內除了黃衛和陳萍的指紋以外,還提取到侯大利的指紋,侯大利指紋主要是水杯、沙發和茶幾上;門柄上提取到黃衛、陳萍和侯大利的指紋,沒有第四人指紋。

第三點,房間內的物品沒有被翻動的痕跡,現金、首飾等貴重財物皆在。

第四點,黃衛衣服上沒有發現其他人的指紋、掌紋、腳印、血跡等痕跡。

第五點,小區監控設施在案發前四十分鐘出現故障,進入電梯和小區的人無法查清。

第六點,從血跡來看,客廳就是作案第一現場。

第七點,黃衛用來堵脖子傷口的手套是侯大利的。

在場之人都是老偵查員,聽到這七點,都明白這肯定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殺人案。殺人者是誰,還無法判斷。

法醫老李匯報了屍體解剖主要情況。第一點,黃衛身上只在脖子上有一個傷口;傷口四厘米長,深達五厘米,割破頸動脈。第二點,血液噴濺在地面有兩米多,血液痕跡與頸動脈傷口相符。第三點,黃衛手臂等部位沒有抵抗傷。第四點,黃衛死亡時間在十一點左右。

隨後由重案大隊長陳陽匯報調查走訪情況。第一,侯大利進電梯時,與陳萍相遇,雙方有爭執;陳萍和鄰居都證實了這一點。第二,侯大利開了一輛豪華越野車,守門師傅有印象;這輛車出來的時候,正好在重播《江州新聞》,重播時間是十一點。第三,通過調取黃衛手機,最後一個電話是打給侯大利的,時間是十點四十二分,通話時間極短。

三人匯報結束,現場安靜得能聽到心跳聲。

副局長劉戰剛問道:“侯大利為什麽要去找黃衛?”

得知黃衛遇害以後,朱林與侯大利有過交流溝通,心裏有底,神情平靜,道:“這事是我安排的。楊帆落水以後,有四組民警分別詢問了追求過楊帆的男同學。105專案組懷疑殺害楊帆的兇手是追求楊帆的男同學。由於當時沒有立案,如今找不到楊帆案的資料,而黃衛有記工作筆記的習慣,記錄了當時調查情況,所以,我跟黃衛聯系以後,派侯大利去借筆記本。”

在黃衛的通話記錄中,倒數第一個是侯大利,倒數第二個是朱林。

劉戰剛又問:“為什麽是侯大利一個人去找黃衛?”

朱林道:“我安排樊勇到警犬大隊聯系工作,葛向東和田甜到了省刑偵總隊,參加杜文麗顱骨復原經驗交流座談會。侯大利是去借筆記本,並非辦案。這就類似於我找陳陽借鋼筆,用不著兩人同行吧。”

劉戰剛道:“宮支,你談談。”

宮建民一直低著頭看材料,被分管局長點名後,擡起頭,道:“從現場勘查和屍檢來看,行兇者是有預謀作案,趁著黃衛不備,一擊得手。這就有兩個條件:一是兇手身手好,心理素質好,非常冷靜;二是黃衛不對其設防。正因為不對其設防,所以黃衛身上沒有抵抗傷。另外還有兩點,黃衛手裏為什麽拿著侯大利的手套?侯大利在十點四十二分接到黃衛電話,說明他們不在一起,為什麽侯大利要在十一點才離開車庫?從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侯大利具有作案嫌疑。”

朱林心平氣和地道:“侯大利為什麽要殺黃衛?沒有任何動機。他找黃衛是我安排的工作,從刑警老樓出發到回到刑警老樓,不到一個小時。他沒有任何異常之處,至少我沒有發現有任何異常之處。”

“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激情殺人。陳萍和侯大利吵了架以後,侯大利和黃衛又發生沖突,控制不住情緒,導致惡性結果。”宮建民緩了緩口氣,道,“侯大利具有嫌疑,但是並不一定就是他。雖然我很不願意將侯大利列為嫌疑目標,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誰都會把侯大利列為嫌疑人的。”

朱林反對這個推論,道:“激情殺人不會提前破壞監控設備,誰提前破壞了監控設備就是誰殺人。若是侯大利激情殺人,那把雙刃刀從哪裏來的?建議請電信方面的專家檢查監控設備是被破壞還是設備故障,這一點很關鍵。”

宮建民最初見到黃衛遇害時是怒火沖天,如今冷靜下來,只覺得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刑警支隊剛剛通過長青縣滅門案的考驗,黃衛遇害將成為更為嚴峻的考驗。不管是不是侯大利作案,從現場情況來看,作案人都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破案難度比長青縣滅門案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