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域都護(下)

說起這霍鐘閣的霍家,和皇族劉家的關系可真是不淺,打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那時候,霍家人就跟著劉邦打天下了,那是絕對的老班底,後來,劉邦打贏了項羽,坐穩了天下後,留侯張良決意歸隱,臨行前,將霍家的族長霍逐叫到了身前,告訴霍逐,說自己就要歸隱了,這些年,你奉命在我帳下效力,奔走效命,也算盡心盡力,念你是個老實人,我特意給你指一條明路。

張良的本事,天下無人不服,聞聽張良有教誨留下,霍逐自然不肯怠慢,俯身求教,於是,張良給他留下了四句話:緩受爵,少居功,貪田產,耽酒色。

霍逐此人,雖不識字,卻是一等一的機靈,聽了張良的話,頓時明白了話中的關竅。

不久後,劉邦分封功臣,霍逐主動面求皇上,說自己即不識文字,又不通政事,更不懂軍法,實在是不會當官,只會種地,如果讓他去當官,純屬是一種煎熬。所以,懇請皇上,不要封官給他,如果硬要賞的話,就請多給他一些田產金銀,美女姬妾,讓他嘗盡人間酒色,富足到老,便是最好。

彼時,天下初定,劉邦手下的這些個開國的老班底個個居功自傲,為了爭權奪爵,明爭暗鬥,打的是頭破血流,就在劉邦焦頭爛額的時候,霍逐主動提出了這樣的請求,簡直稱得上一股清流了。劉邦聽了霍逐的話,十分感動,暗道:“這才是好臣子啊!”於是,劉邦賞給了霍逐長安城中最好的田產,讓他安度晚年。

就在霍逐沉湎酒色,美美的當他的富家翁的幾年中,劉邦開始了對往日功臣的大舉清理,有道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當初為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之中,共有八個不姓劉的人被封為王,即:張耳、盧綰、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吳芮。這八個人裏,除了張耳與吳芮號稱是年事已高,自然死亡之外,其余六個五個被劉邦弄死,一個被終身軟禁。封王者,尚且如此,更別提那些封侯封官的人了,一輪輪清洗下來,當年打天下的老班底,幾乎所剩無幾。話說這劉邦為啥要這麽做的呢?原因有三:一是這幫人本事太大,劉邦深有感觸,如今張良已經退隱,劉邦更加擔心他們日後造反,自己按壓不住;二是這幫人恃才傲物,恃寵而驕,結黨營私,暗中形成了不少勢力;三是這其中有不少人裹進了太子之爭,試想這當老子的劉邦還活著呢,自己手底下的大臣就去惦記立太子的事,擱誰誰能忍得了?於是劉邦一怒之下,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始屠戮功臣。

這場風波過去後,朝堂上一片凋零……

然而,光殺是不行的,皇帝身邊不能缺少他信任的人幹活啊!於是,劉邦思來想去,猛地發現,還有個霍逐啊!這廝既沒有大野心,也沒有大能力,更沒有什麽大志向,詩、書、兵、政一概不通,早年就是個奮勇沖殺的大頭兵,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關鍵是沒理想,夠忠心!不重用他,還重用誰呢?

就這樣,霍逐從日日縱酒沒啥事,吃飽喝足睡小妾的好生活中,被劉邦拎了出來,直接拽進了宮,命他統領內衛親軍,教授太子讀書。

群臣聞聽此事,瞬間明白了緣由,話說這霍逐大字不識一個,自己看書都費勁,還教什麽太子讀書啊?皇帝這道旨意就是明明白白的在告訴眾臣,太子就是下一任的皇帝,霍逐就是我留給太子的保駕之臣。

沒多久,劉邦就升天了,霍逐也沒辜負劉邦的信任,保著太子登基,坐穩天下,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霍家成為了歷代皇族最信任的門閥,霍家的子孫無不身居高位,顯赫朝堂……

就這樣,霍家慢慢的傳到霍鐘閣這一代,作為霍家的嫡長子,霍鐘閣從下就被送到了宮中,與一眾劉氏子孫共同讀書。由於漢成帝在位多年,卻沒有兒子,於是在綏和元年,漢成帝立了帝弟定陶王劉康之子劉欣為太子,次年,成帝去世,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劉欣的胞妹劉熾也因此被封為了潁德公主,由於霍鐘閣自小便與一眾劉氏皇嗣共同讀書,故而早早的便和穎德公主暗生了情愫,然而這穎德公主和霍鐘閣這你儂我儂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出了岔頭——西域爆發動亂了!

原來,這漢哀帝劉欣登基以來,沉湎酒色,橫征暴斂,對西域諸國多次下詔,令其進獻美女珠寶、珍奇異獸,西域多小國,幾輪進獻下來,就不堪其擾,於是紛紛聯合,發動暴亂。漢哀帝聞聽西域動亂,勃然大怒,任命霍鐘閣為西域都護,帶兵十萬,鎮守西域。霍鐘閣奉命出征,與穎德公主灑淚而別,霍鐘閣許下諾言,待平定西域諸國,立下軍功為憑,便向皇帝提親。二人對天盟誓,表白心意之後,霍鐘閣便揮師西去,歷時三年,浴血廝殺,幾番生死徘徊,終於橫掃西域,將暴亂的諸國一一平定,西域諸國深深畏懼漢朝的武力,紛紛俯首稱臣,上表乞降,康居國國君在奉上金銀的同時,更將國中公主送到了漢哀帝的床榻之上,這美女色藝雙絕,沒過多久,就將漢哀帝迷得神魂顛倒,言聽計從。三個月後,那康居公主趁著漢哀帝酒醉,向皇帝提出了康居國國君的和親請求,請求漢室下嫁公主為康居王後,漢哀帝慨然應允,頒下詔書,命穎德公主下嫁西域和親,即日啟程,前往烏壘城,由西域都護霍鐘閣帶兵保護公主車駕出塞,全程司職和親事宜,穎德公主聞聽此事,如遭雷擊,五內俱焚,稀裏糊塗的被漢哀帝的使團帶到了烏壘城。穎德公主入城當晚,霍鐘閣率領親兵四十人,將整個使團殺了個幹幹凈凈,剝了使團服樣,派親信改扮,將穎德公主的婢女假扮成了公主,從烏壘城出發,直奔康居國,話說那康居國王根本也不知道穎德公主到底長成個什麽樣兒,稀裏糊塗的就把那假扮公主的婢女迎娶進了王宮,做了康居皇後。真的公主就這樣留在了烏壘城,和霍鐘閣做了夫妻,為此,霍鐘閣故意放走了好幾股流寇,剿了放,放了剿,給朝廷造成了西域局勢動蕩的錯覺,漢哀帝也懶得多管,索性就讓霍鐘閣長留烏壘城,坐鎮西域,就這樣,霍鐘閣和穎德公主,恩恩愛愛的過了好幾年神仙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那個代替穎德公主嫁到康居國的婢女在一次酒後走漏了風聲,康居國王知道了真相,勃然大怒,派了兩路人馬,一路快馬奔長安,向漢哀帝奏報,一路人馬前往烏壘城,向霍鐘閣問罪,索要穎德公主,然而,這兩路人馬想要進入中原,必須先過玉門關,於是,霍鐘閣,一不做,二不休,調兵遣將,來了個殺人滅口,將這兩撥人馬殺了個精光,康居國王在王宮,久久得不到派出人馬的回信,暗道事情不妙,只得派出了宮內的大國師尉遲丹朱喬裝改版,隨著販運絲綢的駝隊,混入了玉門關,這位尉遲丹朱本是西域於闐國王室,自幼隨異人習得蠱毒醫藥之術,三十六那一年,於闐發生在政變,尉遲丹朱流亡康居,以異術聞達康居皇室,被拜做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