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重返上海

4天後,唐生明和楊錦帆、鄭艷芳乘香港英國皇家郵輪進了上海港,船緩緩靠向十六鋪碼頭。

上海素來是一座移民城市,又一直是萬商雲集之地,而十六鋪碼頭又是上海水路的大門。十六鋪碼頭位置在上海老城廂小東門外面的黃浦江邊,即南外灘盡頭處。這裏是上海租界不夜城的縮影,這裏永遠熱鬧、繁華、喧囂,華洋雜處,五方共存,名流大亨,軍閥政客,三教九流,販夫走卒,每天在這裏上演著一出出永遠也演不完的人間悲喜劇。

乘客蜂擁下船,唐生明夫婦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與楊錦帆、鄭艷芳下了船,碼頭上,青幫通字輩的大佬潘三省前來迎接。

潘三省抱拳作揖道:“哎呀,生明老弟,別來無恙啊?”

唐生明也抱拳回禮:“托您的福,一切都好啊,三省兄,您還這麽精神啊。”潘三省笑道:“哪裏,哪裏,老了,老了,幹不動了。”說著話,幾人高高興興上了轎車。

唐生明:“三省兄,我們這是去哪裏呀?”

潘三省:“去李士群家。他要給你擺酒接風啊。”汽車駛出十六鋪碼頭,向市中心駛去。

大西路67號李公館是一幢豪華的西式洋房,共三層,前面有巨大的鐵柵門,裏面是花木扶疏的寬大庭院。裝飾精美的客廳裏,李士群正和老婆葉子青在等待唐生明的到來。

李士群灰黃的眼睛噴出一道兇光:“唐生明這人摸不透,此次他來上海不知唱的什麽戲。”

葉子青道:“聽說這個唐生明雖非軍統,但和戴局長關系非同一般,你不是總說要和軍統拉上關系嗎?這不正是一條通向軍統的通道嗎?”

李士群沉吟道:“你說得也是,我們缺少的正是通向軍統的通道。過去我們‘硬活兒’、‘臟活兒’幹得太多了,如今改變一下策略,三方都通會是什麽局面?啊?既通日本人,又通汪精衛,再通國民黨軍統,我們豈不更加保險。以後再想法接通新四軍,我們就是路路通,將來不管誰掌權,我們都不用怕了。”門外傳來汽車喇叭響,二人急忙站起。

唐生明夫婦帶著楊錦帆、鄭艷芳走進客廳。李士群滿面春風地拱手道:“哎呀,生明兄,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

唐生明拱手道:“士群兄,初次見面,以後請多多關照啊。”李士群笑道:“不敢當,不敢當啊,快請坐,各位都請坐吧。”

唐生明指著太太、楊錦帆和鄭艷芳介紹道:“噢,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內人徐來,這位是我外甥馬世龍,這是我的秘書鄭艷芳小姐。”

李士群對徐來點點頭,又以贊許的目光打量著楊、鄭二人:“好好好,都坐吧,你看看,年輕人,多精神呀,不愧是人中龍鳳、巾幗女傑呀。”楊、鄭二人向李士群鞠躬後落座。

唐生明開了腔:“士群兄,今後,他們可要靠你多多關照、多多提攜呀。”

“好說,好說,既然唐先生發話了,兄弟我恭敬不如從命了。”李士群轉頭道:“生明兄呀,你來得正好,今後我們可以好好地合作,我這邊正缺人手,我現在是軍中無大將,出征缺先鋒啊。我會向汪先生保薦你,請你擔任特工總部的主任,我協助你工作。”

唐生明故意露出公子哥的派頭,“士群兄說的哪裏話,你也太擡舉生明了。兄弟這次回上海,不想幹事,只想吃喝玩樂。你不知道啊,總待在大後方,我算待怕了,生活太艱苦了,我實在受不了,想在上海當當寓公,做個閑人,過些清悠散淡的日子,這些年對政治活動實在厭倦透了。”

唐妻幫腔道:“他呀,從小在蜜糖罐裏長大,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總跟我念叨上海灘的燈紅酒綠、風花雪月的。”

唐生明分辯道:“你們別聽她的,我還領過兵,打過仗呢,你以為我這個司令是混出來的?不過,如今是個光杆司令嘍。”大家聞言都笑起來。

唐妻又道:“他呀,動不動就吹自己是個司令,我看他呀,是個花中魁首、粉頭司令還差不多。”李士群、葉子青都哈哈大笑。

李士群道:“汪先生要我轉告您,他想馬上見到您。所以,請您即刻動身去南京。”

“去南京?”唐生明故意裝出一副很冷淡的樣子,“士群兄,請回復汪先生,我暫時不打算去南京,請代我婉言相謝,好嗎?”

李士群笑道:“你去南京後,做不做事由你決定,見見老朋友總是應該的吧,何況是汪先生的盛情邀請呢。”唐生明無可奈何地點點頭:“那,好吧。”

當天下午,唐生明就在李士群的陪同下去了南京晉見汪精衛。

很快,重慶軍統局總部就得到了密報。第二天上午10時,毛主任匆匆走進戴局長辦公室,揚著手中的報紙道:“局座,南京報紙登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