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智擒日諜

軍技室大教室裏,500多名密碼研究人員濟濟一堂,戴局長領著德萊恩走了進來,二人一走上講台,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德萊恩笑望著台下一張張興奮和激動的面孔。

戴局長有此激動地說:“諸位,我們軍技室剛剛成立,你們都是我軍情報界的精英。離開你們,我們就無法掌握日軍的動向,也不能與美國人、英國人打交道。更為糟糕的是,沒法了解重慶高層人士與日寇和汪精衛之間的勾結活動。所以說,你們是國家的耳朵和眼睛。在某種意義上,還是神經中樞。但是,說實話,在對日軍的密電碼破譯方面,我們的成績還是零,還處在摸索和研究的起步階段。為此,我們今天特意請來了顧問德萊恩先生,讓他為你們撥開迷霧,指出前進的方向。”

在又一次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德萊恩站起來欠了欠身,微笑著說:“各位中國同人,你們好。我今天來,是想把我近20年破譯日軍密電碼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大家不要誤會了,認為我什麽密碼都能破,我可以斷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做到這一點。破譯界有句名言,叫‘八成是神仙’。什麽意思呢?就是你能破譯八成的密電碼,就不是人了。”下面傳來一陣會意的笑聲。

德萊恩切入正題:“我發現,日軍使用最多的是一種排成長蛇陣的英文字母。”林翻譯在黑板上掛出一張排成一字長蛇陣的密電碼圖表,大家都注視著黑板。

一軍官舉手問道:“請問顧問先生,這種密電碼的結構和規律是什麽?”

德萊恩笑答:“問得好。首先,我們肯定這種用英文字母拍發的電報絕不是英文,而是一種用英文字母編碼的日文密電,不然,字符必須成組,不可能連成一長串。

“第二,我發現在連成長串的字母中,有許多雙字母組合是極有規律的。比如雙字母組合中有的使用頻率特別高,如MY、HL、GI等。由此判定這些電文是用兩個字母表示一個日文字母。這是一種比較低級的密電碼,其特點是以兩個英文字母代表一個假名字母,這種密電通常被稱之為‘LA碼’。那怎麽破呢?我從一開始就認定這十組雙字母是數字,於是一路通,路路通,從破譯一個,兩個,三個,最終全部破譯。

“根據這些字的讀音,或日語的語法特點,去逐個找出雙字母組合與50音圖即日文字母表的對應關系。擴大已知數。用歸謬證法,先排除其他可能性,剩下的就是正確的。現在這種‘LA碼’日軍已經廢棄不用了,但我們必須了解它,作為破譯其他密碼的參照系。”

又一軍官起身問道:“請問顧問先生,密電碼破譯的關鍵是什麽?”

德萊恩點頭道:“問得好,任何種類的密碼,當你有了一點點初步的發現時,就好像找到了一處暗堡的進口,只要繼續找下去,把門找到,再把鑰匙找到,登堂入室就不難了。”

德萊恩起身在黑板上用中文寫下:暗堡入口、門、鑰匙、進門、破譯。

“目前,日本人的密電碼一共有5種,一級比一級高,最高級為‘紫密碼’。

“第一種比較低級,其特點是以兩個英文字母代表一個假名字母,就是LA碼,這個就不說了。

“第二種密電,是用兩個字母代替一個、二個、三個甚至四個漢字,例如,行動、出擊、師團長等。這種密碼結構復雜,破譯難度大。需要大量電文報底,先把50個日文字母一一破譯出來,後根據已掌握的單詞去推測另外的單詞。有時候得去猜。誰的智商高,猜得準,誰破譯的命中率就高。

“第三種密電,層次較高,電文中的關鍵語句采用顛倒詞序的手法來故意制造混亂,以達到即使密電碼被破譯,所譯出的電文也無法理解的目的。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顛倒詞序也不能亂來,致使收報方無法解讀。我的哲學是,只要它是有規律可循的,就有可能找到鑰匙,最終把它破掉。

“第四種密電,就是每隔若幹個字母增加一個或幾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英文字母,也就是‘廢碼’,其目的是混淆視聽。先要找到日文格助詞,數一數這兩個格助詞之間的英文字母。如果是單數,其中必定有一個混賬東西。如果是雙數,大致可以肯定沒有搗亂分子。

“第五種密電,是用打亂行序的辦法來增加其密度的,發報的時候,先發一、三、五、七行,後發二、四、六、八行,等等。”

德萊恩頓了頓,繼續道:“破譯日語密電碼,可分為三個程序,一是研究,二是研譯,三是翻譯。研究是把密電碼中的特征找出來,如找出10個數字編碼、10個格助詞編碼,以及詞序混亂不成文字的密電碼恢復成可讀的文字狀態等。這是破譯密電碼的關鍵,也是最難一關。研譯指的是根據破譯規則把電文轉譯成日文,是譯電員的工作,只要手裏有一本密碼本,就幹得了。翻譯,就是把已經破譯出來的日文電文翻譯成中文,要求有較高的日語水平,不會把意思給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