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頁)

祖師爺?祖師爺的心,比海底針還難捉摸呢。

掛了電話,易颯心頭往外泛涼氣。

漂移地窟,總覺得是這一切開始的地方,很多人的命運,姜駿的、易蕭的,還有她的,都跟那兒脫不了關系。

宗杭叫她:“易颯?”

易颯定了定神,把姜孝廣進特護病房的事說了。

宗杭憤憤:“丁長盛也真是……什麽都敢編排。”

易颯倒不覺得全是丁長盛的鍋。

一個人做不到這樣,得很多人配合支撐,三姓內部,顯然有一個團體,只是不知道成員都有誰。

*

也是巧了,電話剛掛不久,丁玉蝶就打來了。

先還客氣問候了她一下,易颯耐不住性子:“說重點,窯廠有進展了嗎?”

一聽這急吼吼的語氣,就知道她已經從之前那半死不活的狀態裏走出來了。

丁玉蝶先不急著說窯廠:“丁長盛回家了你知道嗎?非但回家了,還在朋友圈發了張照片,黃河壺口瀑布跟前照的,點贊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易颯沒加過丁長盛微信好友:“所以呢,什麽意思?”

“他很少發朋友圈的,更別說發照片了。”

易颯一下子反應過來。

這是昭告諸人,他離開鄱陽湖之後,沒停留、沒耽擱,早回老家了,沒去過老爺廟,對姜家的事也一概不知,誰想置疑,有旅遊照片為憑,點贊的百八十人都是證人。

也真是處處小心步步為營了。

丁玉蝶這才轉入正題:“我偷偷打聽了一下,丁叔沒窯廠,不過,他以前幹過窯廠。”

*

三姓的人,背後有家族支撐,雖然依著能力高低,受到的扶持有不同,但基本都能做到生活無虞。

不過家族內部,並不提倡大家當富貴閑人——不勞不作卻有吃有穿,難免引來覬覦懷疑,所以一直以來,都時興找份表面差事,易九戈當年,就在學校裏找了份語文老師的工作,早出晚歸,樂在其中。

丁長盛沒進掌事會前,也倒騰過不少生意,九幾年的時候,很多鄉下地方習慣自己燒磚造房子,鄉鎮磚窯廠一度很紅火,丁長盛就和幾個朋友合夥,辦了個窯廠。

易颯追問:“那現在呢,窯廠在哪?”

哪怕荒廢了,也總還有個地址吧。

丁玉蝶早料到她這心思了:“別想了,渣都不剩了。我原先也以為,倒閉了還能有個廢墟,一問才知道,地方上修路,他那窯廠正好在路線上,雙方談好賠償之後,鏟土機子刷刷都鏟了,現在你要去看,那就是條柏油路。”

那應該不是了,易蕭被關的地方,也同時是很多人被關的地方,至少得有場地、有門有鎖。

“還打聽出什麽了?”

“還打聽出,我丁叔真是個不錯的人,”丁玉蝶的關注點也真是歪得很清奇,“樂於助人,他之前不是農村戶口嗎,後來搬去城裏的……”

沒錯,三姓要沿河居住,但河邊並不都是大城市,很多人手裏攥著大把鈔票,卻享受不了花花世界,得安居在小地方。

“有段時間,幫不少以前的窮朋友解決戶口問題,介紹他們進城找工作,還安排城裏的招工隊專門下鄉招人,很不容易啊,現在那鼻子眼的,怎麽看都不像個會幫人的人,顯然是城裏住久了,思想漸漸不樸實了,也不帶動窮朋友們實現共同富裕了……”

易颯想笑,又覺得丁玉蝶這吐槽吐得很到位:在她看來,丁長盛一直是個利己主義者,居然還有這麽一段不辭勞苦的幫扶經歷,還真稀罕。

掛了電話,路程還長。

她跟宗杭聊起這段。

宗杭對丁長盛父子沒好感,任何事都帶一層有色眼鏡:“介紹人進城找工作,他會這麽好心?”

易颯說:“就事論事,介紹人進城找工作,總是好事吧?”

這倒是,鄉下人愛往城裏跑,三四線城市的人又愛往一二線城市跑,人往高處走,這山望那山高,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

宗杭說:“我爸的廠子裏,就招了不少進城打工的人,那些人賺到了錢,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把家裏的弟妹父母接來,一起打拼,想在城裏紮根。”

“其實我覺得這樣也不是很好,都走了,誰種地呢?我跟我媽去農家樂的時候,車子會經過一些莊啊村的,司機還指給我們看,說哪哪莊已經空了,到晚上,燈都不亮一盞,人都走光了,跟鬼莊似的。”

易颯心裏一動:“等等,你先別說話。”

她想了會,心跳得厲害,翻出丁玉蝶的號碼,又撥了回去。

“妖蛾子,你辛苦一點,實在不行,叫輛車去轉一趟,錢算我的,但要做得隱秘點。”

“丁長盛老家的住處附近,十裏八村的,乃至臨縣,還有哪些窯廠。他做這門生意,總得了解一下遠近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