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暗夜殺手

在所有的性犯罪或者因性犯罪而引起的謀殺案中,犯罪心理畫像專家都不得不考慮殺人者為何要殺死被害人。從犯罪學的角度來講,單純的性犯罪者是不會在侵犯了被害人之後下手殺死對方的,或者說,性犯罪者在實施性襲擊的過程中並不一定已經產生了殺死被害人的想法。

1985年3月1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一名專門偵辦兇殺案件的年輕警探吉爾·卡裏羅奉命前往羅斯米德區處理一宗突發命案。處理這種類似的突發性殺人案或者傷人案是吉爾的日常工作,但他並不知道,這宗殺人案是非同尋常的,它即將在洛杉磯市引發一連串的恐怖風暴。

吉爾趕到案發現場,他發現35歲的被害人黛兒·奧柯薩奇仰躺在廚房內的地板上。黛兒頭部中槍,鮮血流了一地,廚房的地板上還散落著許多需要整理的食品。警方推測,案發時,黛兒應該正在整理廚房,兇手在這個時候潛入廚房,意外撞到黛兒後,就直接朝著她的頭部開了一槍,黛兒當場死亡。

黛兒的室友是一個22歲的女孩——瑪利亞·赫爾南德斯,她同樣遭到兇手近距離射擊,但她幸運地活了下來。瑪利亞蘇醒後,洛杉磯警方向她詢問了案發時的情景,但瑪利亞並沒有看清楚殺手的樣子,她甚至不能回憶起襲擊她的人到底是高是矮。

警方經過初步調查,發現案發現場沒有被翻動過的痕跡,被害人也沒有丟失任何財物,那麽,警方就不得不考慮作案者是否是因為感情殺人?或者說他根本就是一個走錯房間的搶劫犯?就在警方著手調查黛兒的男朋友以及其他可疑人物的時候,又一起兇殺案發生了。

這起兇案就發生在羅斯米德社區內的蒙特利公園,被害人是一位30歲的法學院學生,她的名字叫賽琳娜·楊。案發時,賽琳娜正準備開車回家。突然,有輛汽車沖向賽琳娜的汽車,它橫攔在賽琳娜前進的路上,將她逼停在路邊,就在賽琳娜驚魂未定的時候,兇手掏出手槍朝著賽琳娜的胸部近距離連開兩槍。

賽琳娜遇害後,警方經過仔細勘察,發現在這起兇殺案中,兇手使用的子彈與黛兒被害一案現場留下的彈殼是同一種,兩起兇案的被害人也都是近距離遭到槍擊,從作案兇器和作案手法上來看,這兩起兇案是有聯系的,也就是說,這兩起兇案的作案者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這就意味著,與警方進行較量的很可能就是一名連環殺手。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這起連環殺人案的性質顯示,殺手顯然不是一個典型的連環殺手。常規意義上的連環殺手在殺害被害人的時候,通常都會近距離殺死被害人,但殺人的手法一般都是扼殺、用繩子勒殺、用利刃刺殺、用鈍器錘殺,等等,很少會有連環殺手在近距離殺人的情況下選擇使用槍殺。犯罪心理畫像專家的推測讓警方不得不做更全面的準備,因為這種特殊的連環殺手在作案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按常理出牌,想要將他抓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就在警方努力調查的時候,又一起兇殺案發生了。3月27日早晨,居住在洛杉磯惠特爾鎮郊區,斯莊大道附近的64歲居民文森特·特佐拉和他的妻子44歲的馬克辛·特佐拉的屍體被人們發現。被害人是在家中遇害,全部死於近距離槍擊。兇手在這起兇案中使用的子彈與前兩起兇案中使用的子彈是同一種。只是,這起兇案的一些作案細節與前兩起有些差異。

文森特顯然是在睡夢中被兇手直接槍殺的,案發時他正躺在沙發上熟睡,兇手用槍近距離射擊了他的頭部,文森特當場死亡。馬克辛是在臥室內被殺的,將她殺死以後,兇手還用利刃反復刺她的胸腔,最後兇手從她身上取走了一件令人恐懼的紀念品——馬克辛的眼球。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很多連環殺手都有作案後從案發現場或者被害人身上帶走紀念品的習慣,殺手選擇的可能是被害人身上的一件貼身飾品,也可能是從被害人身上割下來的一塊肉,還可能是被害人身上的某部分器官。連環殺手之所以會這樣做,更多的是在向警方宣示殺人的“權利”,他們用這樣的方法向警方示威,並用這些紀念品來表示這些被害人的“歸屬”。

4月15日,特佐拉夫婦被害兩周後,兇手再次作案。兇案發生在洛杉磯蒙特利公園特蘭博文大街附近,60歲的威廉·多伊夫和他63歲的妻子莉莉安·多伊夫在自己的房屋內遇襲。案發前,莉莉安因為身體不適,獨自搬到主臥旁邊的一間屋子內休養,留下威廉一個人住在臥室。

案發時,兇手潛入威廉·多伊夫一家的房屋後,直接闖進臥室沖著威廉的頭開了一槍,威廉當場死亡。殺死威廉後,兇手又來到莉莉安居住的房間,他用手銬將莉莉安銬起來,對她實施恐嚇、毆打以及強奸。滿足了自己的欲望以後,兇手沒有殺死莉莉安,他直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