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種族主義殺手約瑟夫·保羅·富蘭克林(第2/3頁)

等弗林特從法庭中出來後,就被躲藏在街邊的富蘭克林襲擊了,因為富蘭克林的目標是弗林特,所以弗林特的律師只是胳膊受了點兒輕傷。但弗林特卻身受重傷,因為子彈從弗林特的胃部穿過,傷到了弗林特的脊椎,這種傷害是永久性的,造成了弗林特的下半身癱瘓,雖然弗林特撿回了一條命,但余生都得在輪椅上度過了。

因為脊椎受創,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弗林特每天都要忍受強烈的疼痛感,有時候甚至得服用止痛藥,漸漸地,弗林特開始對止痛藥上癮。最終弗林特決定接受手術,切除了受影響的神經。從此之後,弗林特才不用每天都受到劇痛的折磨。但因為之前弗林特服用了大量的止痛藥,導致了中風,留下了說話困難的毛病。

不久之後,又有一名女大學生死在了富蘭克林的槍下。富蘭克林殺死這名女大學生的理由也和之前一樣,因為這位女大學生說自己曾和一個牙買加人約會,這種跨種族的戀愛輕易地激怒了富蘭克林,所以他就下手了。

在辛辛那提,富蘭克林又跟蹤上了一對夫婦,這對夫婦的膚色不同,他們的婚姻是跨種族的。但在等待的過程中,有兩個孩子走了過來,是3歲的埃文斯和他14歲的表哥萊恩,這兩個孩子的膚色在富蘭克林看起來很費解,於是就朝著他們開槍了,並且連開了好幾槍,在確保兩個孩子死亡後,富蘭克林才離開了案發現場。不久之後,富蘭克林就後悔了,這是他第一次出現內疚的心理,覺得自己不該向兩個孩子下手。

1980年富蘭克林被捕了,在監獄中,富蘭克林老實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並且承認自己殺害了20多人,但這只是個大概數據,因為富蘭克林也記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死於他的槍下。但是被富蘭克林殺死的人大都是有色人種,因為富蘭克林的殺人動機就是“開展種族戰爭”。自始至終,富蘭克林都沒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內疚,在他看來所有的猶太人都該死,有色人種就應該給白色人種騰出生存的空間。

在庭審中,富蘭克林被控告需要對密蘇裏州東部城市聖路易斯的兇殺案負責,此外還有另外7起謀殺案與富蘭克林有關,最終富蘭克林被判處死刑,並押往密蘇裏州邦泰勒市的監獄。但這個死刑的執行卻在30多年以後,最終富蘭克林被注射藥物執行死刑。

在正式接受死刑之前,多家媒體都采訪了富蘭克林,並詢問他的感受。當時富蘭克林戴著手銬並隔著玻璃接受記者的采訪,平靜地回答了許多記者的問題,並且對記者說,盡管他的死期就要來了,但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害怕,因為他在監獄中讀了許多書,已經治好了變態的心理,他已經成了一個正常人,不再是個危險的種族主義者。

富蘭克林表示他已經明確知道了自己死刑執行的日期和時間,對此富蘭克林表示這是神的旨意,盡管自己不想死,但依舊會虔誠地接受神的旨意。富蘭克林表示自己已經進行了懺悔,而且神也接受了,在死後自己會進入天堂,他的生命不會因為死亡而終止。

在記者提到那些被害人時,平靜的富蘭克林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與之前的面無表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富蘭克林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並且表示自己在殺人時,會把自己看成是越南戰場上的一名白人士兵,美國是他的“戰場”,而自己則是一名受過良好訓練的“狙擊手”,那些有色人種,例如猶太人和黑人以及跨種族的婚姻和戀愛則是他的“敵人”。

在接受死刑的時候,富蘭克林表現得十分平靜,沒有拒絕最後的晚餐,也沒有在接受死刑前發表任何書面聲明。在前往死刑執行室的過程中,富蘭克林也表現得很平靜,一聲不吭地跟著執法人員,在接受注射前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邦泰勒市監獄給富蘭克林準備了一種鎮定藥物,這種藥物會以注射的方式進入富蘭克林的血液。在注射藥物後不久,富蘭克林就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開始大口地喘氣,但很快就停止了,沒有了生命跡象。

【犯罪心理分析】

富蘭克林屬於使命型連環殺手,在富蘭克林看來,那些有色人種都該死,在選擇被害人時,他受到了所謂信仰的影響,富蘭克林甚至認為自己身處一場戰爭中,而這場戰爭則關乎白種人的存亡。富蘭克林想利用殺人來挑起一場種族戰爭。這也是使命型殺手的特點之一,只以特定人群為目標,除了富蘭克林這樣的種族主義殺手外,妓女、同性戀、流浪漢等也都會成為使命型殺手的目標。

使命型連環殺手極具組織性,在挑選目標時都會很慎重,通常不會誤傷目標以外的人。在選擇了目標後,使命型殺手就會跟蹤,就好像富蘭克林也會跟蹤目標,然後選擇狙擊地點,而且富蘭克林所攜帶的步槍都有瞄準器,這樣可以幫助富蘭克林迅速地完成射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