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妓女變豬食羅伯特·彼克頓(第2/4頁)

如果說連環殺人案的假設真的成立,那麽警方將面對謀殺證據一大難題。讓當地警方覺得最為難的是,這些失蹤人口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如果說這些失蹤的女性真的被謀殺了,那麽她們的屍體在哪裏?作案現場又在哪裏?想要搜集這些證據,對於警方來說真的十分困難,無異於大海撈針,除非有人主動向警方報告,在哪兒發現了可疑的跡象。後來,彼克頓之所以成了犯罪嫌疑人,也不是警察在調查中發現的,而是接到了一個人的舉報,這個人便是彼克頓農場的工人,他在農場發現了人的殘骸後就覺得不對,所以才報了警。

特別調查小組也努力從其他方面搜集證據,例如從目擊者那裏,也就是最後一個見到失蹤者的人或者是失蹤者的朋友等。但這些人基本上都不願意配合警察的調查工作。因為認識失蹤者的人大都是從事賣淫業的,賣淫本就違法,所以在這些人的眼中,警察就是敵人,說不定哪句話說錯了,就會被警察抓住把柄並關進監獄中。

雖然特別調查小組的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但並不是毫無收獲。警察發現失蹤人口名單上的女性也不是全都消失不見了,有五名女性被找到了,有的確實已經變成了屍體,但也有人依舊好好地活著。但是其他失蹤人口的下落卻毫無進展。不僅如此,失蹤人口還在不斷地增加。

在調查的過程中,警方找到了不少嫌疑人。當警察請一些妓女控告或在法庭上指認這些嫌疑人時,這些妓女都拒絕了。沒有人證,警方只好放走了嫌疑人,但嫌疑人的名字卻上了警察的黑名單。如果再有妓女失蹤案,這些嫌疑人自然是重點懷疑對象。

在眾多的嫌疑人中,有一個名叫邁克爾·利奧波德的36歲男性嫌疑最大。邁克爾在1996年曾襲擊了一名妓女,他不停地毆打這名妓女,還往妓女的嘴裏塞橡皮球。一個路過的人看到此景之後,就說要報警,邁克爾一聽就跑了。三天後,邁克爾主動來到警察局自首。

在審訊邁克爾的過程中,警覺的邁克爾的精神狀態似乎有些不正常,因為邁克爾表示自己雖然經常幻想著綁架、強奸和殺害妓女,但從未行動過,最過火的一次就是幾天前在街上毆打妓女。於是,警察就為邁克爾請來了一名精神醫師,為他進行診治。

經過一番調查後,警察排除了邁克爾的嫌疑,認為他與多起妓女失蹤案沒有關系。但最終,邁克爾還是被判處了14年的監禁,因為他不僅惡意襲擊他人,而且在審訊期間表現得非常不配合,態度極其惡劣。

除了證據缺乏和嫌疑人眾多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之外,警察還遇到了一件令人苦惱的事,即雖然警察手中關於兇手的報告很多,但卻沒有詳細、具體的名字和地址。例如,溫哥華東區青少年活動社團就給了警方一個登記薄,上面都是一些被威脅或襲擊的妓女的報告,但是襲擊者的資料卻很少,甚至連名字也沒有,這讓警察不知如何入手調查。

1998年年末,警察的調查開始接近真兇彼克頓。37歲的比爾·黑斯科克斯在溫哥華東南面的一家廢品回收廠工作。這家廢品回收廠的廠主是羅伯特·彼克頓和他在科奎特蘭港的兄弟大衛。這兄弟倆在科奎特蘭港還有一個養豬場,比爾的工資就是從那裏領的。在比爾的印象中,科奎特蘭港養豬場是個肮臟不堪的地方,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那裏的豬不僅不怕人,見到人還會追著咬,那個養豬場還有許多狗。

比爾在看報紙的時候發現了有關溫哥華妓女失蹤的報道,那個時候他突然想起了彼克頓,並開始格外關注起彼克頓來,他的直覺告訴他,彼克頓一定有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比爾雖然懷疑彼克頓,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彼克頓算是個不錯的老板,雖然不愛與人交流,但不會虐待工人。比爾發現,彼克頓開著一輛很奇怪的車,這輛車是一輛巴士改裝的,而且車窗都塗上了很深的顏色。比爾說,在彼克頓的車裏還有許多女人的錢包和身份證。彼克頓也是資深的嫖客,經常到溫哥華東區找妓女。

根據警方的調查,彼克頓兄弟還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名叫小豬宮殿好時光社團。這個小豬宮殿好時光社團曾於1996年在加拿大的政府機構注冊過。比爾告訴警察,小豬宮殿好時光社團的活動場地就是在養豬場,是一間改裝過的房間,這裏經常舉行典禮、舞會、展覽之類的活動。參加者大多是妓女,她們經常在這裏喝酒狂歡,對於這些妓女來說,這裏就是她們的娛樂場所。

彼克頓兄弟曾在警察那裏留過案底。羅伯特·彼克頓曾因為多次交通事故而被告上法庭,而大衛·彼克頓則因為性侵罪被告上法庭,被害人告訴警方,大衛曾在養豬場裏性侵她。在1997年3月,羅伯特·彼克頓受到了謀殺指控,指控他的是個名叫溫迪·林·愛思特的妓女,當時她正沉浸在毒品所激發的快感中,然後就遭到了羅伯特·彼克頓的襲擊,溫迪成功逃脫後,就報了警。後來彼克頓交了2000美元保證金,才從監獄裏出來。在1998年1月,這個控告便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