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死亡醫生哈羅德·希普曼(第2/2頁)

案件還沒有結束,史密斯夫人還在繼續調查,並在2003年公布了新的調查報告,這一次史密斯夫人把矛頭對準了警察,認為正是因為警察的疏忽職守,才讓希普曼這個瘋子一直逍遙法外,因為希普曼早就可疑了。

在20世紀90年代初,一個名叫約翰的出租車司機就開始懷疑希普曼。約翰發現那些年紀較大的客人總會莫名其妙地死亡,於是他就告訴了妻子,約翰的妻子開始把死亡的老人的名字集中起來,看看有什麽線索。結果發現這些老人在死前都去過希普曼的診所。約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身邊的人,這個消息就在當地流傳起來。

希普曼是個連環殺手,但同時也是個醫術精湛的醫生,在當地和病患之間的關系很不錯,找他看病的人也很多,是個頗有名望的醫生。所以流言就只能是流言。

對希普曼表示懷疑的還有他的同事林達·雷諾茲醫生。雷諾茲通常也會接待一些老年病人,但他發現希普曼的病人的死亡率遠遠高於他所醫治的病人。雷諾茲把這個懷疑報告給了死因調查官,調查官立刻下令著手調查。但當地的警方卻覺得德高望重的希普曼醫生絕對不可能殺人,於是根本就沒去詢問希普曼,就連簡單的調查都未進行。如果警察能利用電腦查詢一下全國聯網的犯罪記錄,那麽就會發現希普曼曾經有過開假處方和騙購違禁藥物的犯罪記錄。當地警方的懶惰,直接給希普曼的殺人行為開了便利之門。

在希普曼被關進監獄之後,許多人都很好奇他的殺人動機,但希普曼卻對有關謀殺案的問題緘口不言。除此之外,希普曼表現得十分配合,是監獄裏的模範囚犯。希普曼不僅會認真完成獄警所交代的工作,還把4本《哈利·波特》都翻譯成了盲文,每天保持著讀《衛報》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每當電視上播出關於希普曼殺人的報道時,希普曼就會表現得很高興,不僅會認真觀看,還會露出得意的笑容。這是許多變態連環殺手都有的心態,這些報道不僅可以滿足他們渴望被關注的需求,同時可以讓連環殺手在回顧殺人經歷的過程中重新體會殺人的刺激和興奮感。

2004年1月14日,這天是希普曼58歲的生日,在生日的前一天希普曼選擇了自殺。希普曼把床單擰成一根繩,然後用它吊死了自己。希普曼的自殺讓英國監獄管理局十分意外,因為他們覺得希普曼是個很正常的囚犯,根本沒有自殺的傾向,就在自殺前希普曼還在堅持學習。

希普曼死後,英國媒體爆出了兩條令人震驚的新聞。第一條是關於希普曼遺體的去向,希普曼的遺體被送到了科學家那裏,科學家希望能從希普曼的大腦中發現他殺人的秘密,從而建立暴力犯罪行為和人體生理結構之間的聯系。另一條新聞是史密斯夫人的報告,即使希普曼死了,她也沒有放棄調查。在她的調查報告中,希普曼的殺人數目已經增加到了256人。

【犯罪心理分析】

作為一名連環殺手,雖然希普曼在殺人數目上名列前茅,但他的殺人手段卻顯得非常“溫和”,他在殺人的時候沒有摻入暴力和性的元素,而且那些被害人都沒有被希普曼折磨。希普曼雖然繼承了一些被害人的遺產,但這顯然不是他的殺人動機。在希普曼接受審訊的時候,對於謀殺案一直保持著沉默的態度,每當警方問及他的罪行時,希普曼就會轉頭看向墻壁。所以犯罪心理專家只能從希普曼的早年經歷入手。

希普曼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希普曼與母親的關系不錯,母親告訴他,他將來一定會很優秀,超過周圍所有人。此外,母親還限制了希普曼的人際交往。在希普曼17歲那年,母親患上了肺癌。直到母親去世,希普曼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在肺癌晚期,母親每天都被病痛所折磨,而這時醫生會給希普曼的母親注射嗎啡和海洛因。在母親去世後,悲痛不已的希普曼在大雨中狂奔了一夜。這段經歷或許就可以解釋希普曼為什麽殺人,而且殺人對象都是老年婦女,所采用的殺人手段則是注射過量的嗎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