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自然界的失誤安德烈·奇卡提羅(第2/2頁)

被捕之後的奇卡提羅一直辯解說,自己根本無法控制殺人的沖動,甚至說自己有精神分裂的傾向。奇卡提羅在接受法庭的審判時,顯得十分瘋狂,他被剃成了光頭,並且被關在一個特制的鐵籠子裏,他不停地向法庭上的人大喊大叫,就像他自己說的:“我就是自然界的錯誤,一頭瘋狂的野獸。”

奇卡提羅說,平常的他和正常人沒什麽兩樣,有著完整的家庭,是個好爸爸,也是個好丈夫。但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奇卡提羅就會變成野獸,雖然這也是他的組成部分之一,但他無法控制,就好像發瘋的野獸一樣。一時間,奇卡提羅這個連環殺手的故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得沸沸揚揚,有個日本人甚至還想花重金購買奇卡提羅的腦袋,用來研究變態連環殺手的殺人動機。但法官卻認為,奇卡提羅是個沒有內疚和悔恨之心的人,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最重要。

【犯罪心理分析】

奇卡提羅案件的調查員阿米爾克汗·雅迪耶夫認為,奇卡提羅的殺人動機只有一個,即性。雖然奇卡提羅有妻子,但卻無法進行正常的性生活,為此他十分苦惱。在奇卡提羅殺人之前,就因為猥褻男學生而被開除。當時奇卡提羅是一所學校的宿舍管理員,他利用職務之便,強行要求男學生為他口交。在事情暴露後,奇卡提羅不僅丟掉了工作,還被學生家長暴打了一頓。按理說,奇卡提羅應該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因為家長和學校考慮到各自的顏面問題,便不了了之了。這件事情並不能證明奇卡提羅就是同性戀,他只是在用這種不正當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性壓抑。

在奇卡提羅的第一起殺人案件中,他強奸的對象是個9歲的女童。但在第二起殺人案件中,他的強奸對象就變成了屍體,因為對方是17歲的少女。從這個變化過程可以看出,奇卡提羅在性行為中一直在尋找控制欲的滿足。

奇卡提羅之所以出現這種性變態,通過殺人或奸屍等方式來獲得性高潮,與他的童年經歷是分不開的。在奇卡提羅幼年時,曾目睹母親被一群德軍(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輪奸,這或許就是導致奇卡提羅不能進行正常性行為的根源所在。

奇卡提羅還有吃人肉的嗜好,這或許與童年時期所經歷的饑荒有關。在當時,斯大林推行集體化政策,蘇聯爆發了大範圍的饑荒,即使奇卡提羅的家鄉有著“蘇聯糧倉”之稱,也不能幸免。對於大饑荒,斯大林選擇了隱瞞和掩耳盜鈴的態度,讓饑荒變得更加嚴重。在1931年,奇卡提羅的哥哥斯特凡失蹤了。奇卡提羅的父母便認為斯特凡一定是被鄰居吃掉了,因為當時蘇聯沒有糧食,人們就只能同類相食了。父母的這種觀念和怨念深深影響了年幼的奇卡提羅,從而讓他產生了同類也是可以吃的錯誤認識。

在德軍入侵蘇聯期間,奇卡提羅的父親被德軍抓走並關在了集中營裏,最後奇卡提羅的父親憑借頑強的意志力幸運地生存下來。但不久之後,奇卡提羅的父親就背上了叛徒的罪名。因為在當時的蘇聯有這樣荒謬的觀念:如果蘇聯人一旦被敵人逮捕,那麽就只能犧牲,活下來的只能是叛徒,死了的就是光榮的民族英雄。有了叛徒的父親,奇卡提羅的人生便注定是個悲劇。據說,奇卡提羅曾經是一名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但因為家庭的政治問題不得不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最後只能留在一所學校擔任宿舍管理員。也就是說,因為父親,不論奇卡提羅如何努力,都只能遊走在社會的下層,他終其一生都要飽受歧視。這也就造成了奇卡提羅仇視社會的心理,促成了其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