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吹牛皮的殺人王亨利·李·盧卡斯(第3/4頁)

莎拉的離開徹底激怒了盧卡斯,盛怒下的盧卡斯失去了理智,和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後來他忍不住掐住了母親的脖子,順手拿起餐桌上的菜刀,向母親砍去。維奧拉最終身中數刀而亡。看著倒在血泊中的母親,盧卡斯不僅沒有恢復理智,而且還瘋狂地強奸了母親的屍體。

母親的死直接導致盧卡斯被捕,公訴人想盡辦法讓盧卡斯被判處死刑,但礙於盧卡斯的精神狀態不正常,最終法官讓盧卡斯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如果不出意外,盧卡斯就要在精神病院內度過余生了,人們也漸漸忘記了這個殺人犯。10年後,精神病院的醫生們相信盧卡斯已經恢復正常了,便決定讓盧卡斯恢復自由,就這樣,獲得假釋的盧卡斯回到了社會中。

離開精神病院後不久,盧卡斯便開始尋找“獵物”。他總是在美國各州的公路上尋找目標,在選擇“獵物”時,盧卡斯向來是來者不拒,年齡跨度有70歲之大。但盧卡斯只會向孤身一人的路人下手,而且都得是女性,這樣的人比較容易被制服。每當盧卡斯發現拋錨的車後,就會停下車,然後假裝要提供幫助的模樣。在接近這些孤立無援的女性時,盧卡斯就會拿出刀子猛烈地刺向對方,在確定對方死亡後,盧卡斯就會強奸對方的屍體。這種作案過程與殺死母親時如出一轍。

1976年,盧卡斯認識了圖勒,這是一個有著異裝癖的瘋子。圖勒比盧卡斯小11歲,在認識後就決定結伴而行,兩人不僅合作殺人,還是一對戀人,因為盧卡斯是雙性戀,而圖勒則是個同性戀。在殺人時,盧卡斯喜歡虐待,等人死後,盧卡斯便會和屍體做愛。圖勒也有著相同的愛好,同時還喜歡吃人肉。盧卡斯在圖勒的慫恿下,也嘗過人肉的味道,但覺得那滋味並沒有圖勒形容的那樣美妙。

盧卡斯和圖勒的這種恐怖關系一共維持了兩年左右,後來因為圖勒的侄女貝奇·鮑維爾而破裂。鮑維爾認識盧卡斯的時候才15歲,盧卡斯告訴警方,他和圖勒在殺人時都不會避開鮑維爾。不過盧卡斯並沒有說鮑維爾到底有沒有參與他們的殺人活動,警方也無法確認,因為盧卡斯被捕時,鮑維爾已經死了。

盧卡斯對鮑維爾的熱情讓圖勒很不爽,這激起了圖勒的嫉妒和憤怒,所以在盧卡斯和鮑維爾同居後,圖勒憤然離開了他。對於圖勒的態度,盧卡斯很不解,畢竟在他心中圖勒是他的男性情人,而鮑維爾則是他的女性情人,而且他還在鮑維爾的身上看到了前未婚妻莎拉的身影。

鮑維爾與盧卡斯的關系並未持續很長時間,不久之後鮑維爾就死了,是被人謀害的,屍體被肢解後放在了枕頭套裏,然後被丟在了荒野之中,兇手很可能就是盧卡斯本人。這或許說明,因為母親的原因,盧卡斯對女性是憎恨的,雖然母親已經死了,但他對母親的憎恨並未消失,就如同他所說的那樣:“沒有哪個孩子像我一樣有著那樣的童年,從小我就恨透了母親,這份恨意根本無從發泄。”警方認為,盧卡斯在殺害每個女性的同時,實際上都是在把母親重新殺死了一次。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盧卡斯和圖勒相處的兩年中,他們都沒有殺掉對方,圖勒也沒想嘗嘗盧卡斯的味道。

在盧卡斯被捕之後,他先是被判處了死刑,後來因為被診斷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死刑便被減為6個終身監禁。1998年,得克薩斯州法院重新判處了盧卡斯死刑。雖然後來美國總統簽發了他的緩刑令,但最終他還是被處死了。

【犯罪心理分析】

與許多連環殺手一樣,盧卡斯的童年同樣充滿了暴力。盧卡斯與母親之間的關系十分糟糕,他的母親根本不會關心他,所以盧卡斯也無法從母親那裏學習愛的能力。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幼年時期母親的關愛十分重要,人們不僅享受這份關愛,也會從這份關愛中學到愛的能力,即關愛他人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顯然,這種在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愛的能力在盧卡斯很小的時候就被母親剝奪了。

如果說幼年時期,母親的角色必不可少,那麽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後,母親的重要性就會漸漸消退,同齡人開始占據重要的地位。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朋友比父母還要重要。雖然這種認知顯得很幼稚,但卻可以說明同伴對同齡人的重要性。可是在母親的影響和控制下,盧卡斯沒能被同齡人接納。在盧卡斯的人生中,有一個頗為引人注意的轉折,即和他訂婚的莎拉。雖然當時盧卡斯已經20多歲了,但他依然可以從莎拉的身上尋找到心理上的滿足感,或者學到愛的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但顯然,這個關鍵的轉折被母親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