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4頁)

我緊盯著屏幕;鏡頭從一個紅色浮標搖回到岸上,稀稀落落的街燈圍著一個小公園站了一圈。這時的聲音還算正常:浪濤拍岸、我們自己的低語、湖岸車道上的車聲等等。突然間,音軌上出現了低沉連續的嗚嗚聲,不時夾雜著靜電的噼噼啪啪聲。幾秒鐘後,一連串白色的線條橫穿影像,古怪的雪花點布滿了屏幕。

我看向麥克:“咋搞的……什麽玩意兒?”

麥克身子前傾,雙眉緊皺。“奇了怪了!”

帶子繼續轉動,屏幕上影像失落和噼噼啪啪的靜電聲越來越多。

“麥克,究竟是怎麽回事兒?”

他起身,按下了停止,倒帶,然後按下播放鍵。那一段依然是受損的。“帶子上有噪音。”

“我知道有噪音。可怎麽會是這樣的呢?”

他也在不停地思索。“好像是某種射頻幹擾。”

我倆困惑地面面相覷。射頻幹擾,又叫無線電頻率幹擾,20年以前還算是一個問題,攝像機會吸收無線電信號,信號就會滲入透到鏡頭,毀壞音軌和影像。尤其是在西爾斯大廈18 拍攝,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本地大多數電台和電視台都在其頂層安裝天線,結果樓頂上天線林立;若是在此拍攝影視節目,極有可能把菲爾·唐納修19 的脫口秀、最流行的40首歌曲等信號接收進節目的音軌;不過今天的攝像機屏蔽功能強大得多,已經基本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

“怎麽可能呢?”

“我也想不通。”麥克撫摸著自己左臉的疤痕——那是他十幾歲時一場嚴重車禍留下的。“平生第一回遇到!”

“可那附近沒有任何電台、電視台呀?”

他搖搖頭,表示同意。

“附近船上的通信設備?”

“不可能。船上發出的頻率低得多。不管怎麽說,我們那次拍攝時,不可能有什麽射頻幹擾的。”

“嗨呀,你說得真對!你想啊,要是有幹擾的話,我當天記錄時就會發現。”我皺起了眉頭。“的的確確,我記得是播放了那盤帶子後才去拍攝那一段畫面疊加的,當時一切正常。”我朝他看去。“你到底把這些帶子放在何處的?”

“艾利……”他左臉的疤痕開始發紅。

我舉起手掌。“對不起。只當是玩笑。”

麥克一直都把影像資料帶放在有溫控設備的音像資料庫裏,並且鎖得好好的。他快進到磁帶的中部,按下播放鍵。

“看,”我指著顯示器,“現在好些了。”

屏幕上依然閃著斷斷續續的條紋,但雪花已經消失,低沉的嗚嗚聲也沒有了。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個長鏡頭——街燈下公園裏的一條長凳。隨著鏡頭拉近,長凳上起初的一團黑影變成了一個蜷縮一團的男子,男子面向鏡頭。鏡頭變成特寫:男子擡起頭來,看著鏡頭;濃密的眉毛橫跨前額,幾乎連成一線,兩眼無神。他掙紮著坐起來,想要站起,但剛一起身,就重新癱倒在了長凳上。

“倒回去!”我說。

麥克開始倒帶。男子飛起,笨拙地躺下,然後看著鏡頭。

“暫停!”我說。

麥克按下遙控器。

“日志上記載我們什麽時候到那兒的?”

麥克從磁帶盒套裏取出一張紙條,攤開一看。

“去年七月。23號。”

“拍攝時間呢?”

“午夜至1點之間。怎麽啦?到底怎麽回事兒,艾利?”

我打開包,取出前幾天的那張《論壇報》。

麥克看了看報紙上姜尼·桑托羅的照片,再看看屏幕,接著再看看報紙。“是同一個人。”他柔聲說。

“查查他被指控殺害女友的時間。”

“正好是23號,”他說;“午夜至3點之間某個時候。”

他臉上皺紋加深:“可他當時在公園裏,那張長凳上呀。我搞不懂。”

我倆目光相遇:“我也搞不懂。”


1 非線性編輯:非線性編輯是相對於線性編輯而言的,非線性編輯直接從計算機的硬盤中以幀或文件的方式迅速、準確地存取素材,進行編輯。它是以計算機為平台,可以實現多種傳統電視制作設備的功能。

2 瑪莎·葛蘭姆(189 4—1991)美國舞蹈家、編舞家。

3 國際性奢華連鎖酒店,總部位於加拿大。

4 即“Krispy Kremes”,美國大型甜甜圈連鎖品牌,超過70年歷史。

5 埃裏克·克萊普頓(1945—),英國音樂人、歌手及作曲家。

6 謝伊體育館,又譯作謝伊體育場,位於紐約皇後區。

7 紐約的第一個大型音樂廳,由美國鋼鐵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1835—1919)於189 1年建立。

8 貝西伯爵(1904—1984),美國著名鋼琴家,大樂隊領班,爵士樂代表人物之一。

9 指芝加哥自來水公司的供水區,又稱水源區或抽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