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3/6頁)

白江接到他的電話沒多久就到了,李可在不遠處一個酒店咖啡廳裏見到了他。白江穿得像一個台灣小正太,戴著藍色的墨鏡,走進這個地方再合適不過。他熱情地與繃直腰、抽著煙的李可握手,坐在一旁等李可說話。李可很套路地噓寒問暖,得知集團處理鐵頭的那批貨他已經拿到了,就拍了拍他的肩膀,等著他說感激的話。

“龍哥有什麽事,吩咐我一聲就好。”果然,這家夥懂事。

“的確有件事想麻煩你。”李可客氣地說,趁熱打鐵,這多好。

“您請說。”白江喝了一口水說。

李可掏出牛皮袋,將越南人的材料給他看,告訴他事情的原委。一個好兄弟惹了事,這幫老鴇正在追殺他,控制了這個女孩子。白江如今有燧石集團和六家有影響力的毒販支持,在越南幫裏應該有些門路。李可想讓此事畫上句號,不知他有沒有辦法。

“有辦法。”白江幹脆地說,“我去辦吧,您等消息。”

“能徹底了掉?”李可不太相信。

“可以。”白江毫不含糊。

李可沒想到此事解決得易如反掌,這就是大集團的好處呀。白江說這畢竟是一群老鴇,老大死了未必是壞事,老二沒準巴不得。一個妓女而已,為她把命喪了真是不值。他沒有說怎麽去辦,李可也不問,他知道這是江湖的默契。

白江把事情應下來就去了。李可也不敢久留,想了想決定回到巴拉根大廈處理事務。他可不想讓人以為自己除了殺人、品毒就是擺酷泡妞,還有很多paperwork呢。對不同渠道的客戶進行梳理和管理是龍久的主要任務,進出的資金雖然無實際意義,但它們如何安全地離開這個公司,龍久肯定要弄得清清楚楚。李可用李進的密碼權限登陸了燧石內部網。他只能在電腦上查看,拷貝和發送會出現記錄,看得懂看不懂的,他把認為重要的都做了筆記,或是拍下了照片。他不知李進有沒有把這些材料交給王幹,反正他是要交的。

李可看到燧石集團在普通商業領域的龐大產業。十多年來,燧石集團在各個行業的投資平均增值已近二十倍,卻並沒有在各領域選擇套現退出。燧石集團的毒品生產和進銷存體系是以代號方式存在的,李進曾經說明過這一點。這些被標注為各類藥材的產品有的確實是藥品,而說不定哪一單裏的藥品就會換成板塊處理後的毒品。集團旗下有木材公司、化肥原料公司、醫藥公司、物流公司、糖業公司和遠洋船業公司,毒品就通過這些正常的商業體系流轉,十單正常生意裏也不一定走一次毒品,而說不定哪一次貨物的出口中就有那麽一百公斤的毒品藏在樹幹裏、化肥裏、原糖裏,甚至船體之下。沒有準確的情報,海關的抽查基本無用。燧石集團的渠道隔離墻又十分到位,簽合同的不知哪裏出貨,出貨的不知何時填貨,填貨的不知運貨的是誰,運貨的不知接貨的是誰,而負責往貨裏面摻入毒品的人和這些環節一概不交叉。迄今為止,李進都不知道集團中是誰在具體負責各個環節,他們也很可能是向吳右或何翰單線匯報的。

李可驚嘆吳右的毒品版圖之大:環太平洋地區的縱深早已實現,新的渠道開始深入北歐和俄羅斯,中國多半的省都在這個體系之下。它銷量驚人,只是在這些材料上,你根本看不出和毒品有什麽關系。李進負責的業務雖大,卻不在紙面上,更多的工作是與何翰、戈薩等一起維護著集團在江湖的地位,並處理集團安全問題。這半年中,李進開始接觸毒品網絡的初級生產環節,知道了一些毒品生產基地,也知道了大概的毒品產量。這些生產基地都在當地腐敗官員和軍方的保護之下,他國無法對其形成有效打擊,本國政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真的遇到了打擊,它也不會和集團上層有任何關聯。

李可想起王幹的話:無數人死於毒品,一人吸毒,全家皆廢。吸毒者在高度年輕化,中學生也開始成為客戶。這東西是邪惡的無底洞,李進為什麽會變節呢?李可想得頭疼,憶起所在幾個劇組的事,不少導演藝人抽大麻,甚至“溜冰”,仿佛不抽不是藝術家,抽完了就high,high完了就睡。拍戲之前來一口,悲歡離合全都有。它的確可以提高演員的high點,李可現在終於明白,幸好沒有掉進這個坑,這是真正的地獄。

直到精疲力盡時,他意外看到了集團收入分配材料,是李進上個月就該看的一份材料。裝材料的信封上蓋著電子蠟封,說明這是一份只有他才可以打開的文件。打開後略一瀏覽,李可大吃一驚,這是龍久的收入報告,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就有二百四十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