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2頁)

不過李元憫並不擔心薛再興會將此次的嶺南之變定性為叛亂,更不會憂心他輕易出兵入境嶺南平叛。

畢竟薛再興再是鐵腕,斷不會拿自己的前程作賭,轄境內出了這麽大的民變醜聞,若上達天聽,他畢生的仕途便再無進益。

果然,薛再興閉口不談平叛之事,只端著一雙利目炯炯有神地盯著李元憫,似笑非笑道:“四殿下有何建策?”

李元憫讓隨行奉上袁崇生所寫的罪幾書。

有曹師爺及何翦的推波助瀾,這份罪幾書寫得甚為詳盡,包括王朝鸞斂財的秘辛一並事無巨細寫了下來。

李元憫歷經一世,自是知道這位看似中立的總督大人,其實內裏是大皇子的人,他扳倒袁崇生這番定是開罪王朝鸞,自也要借著嶺南民變之事,順手將王朝鸞的小辮子一並交由她的死敵,借他的手打壓王朝鸞。

薛再興翻開冊子,略略看了幾眼,面上微微閃過些許異色,很快便恢復了平靜,只一概如常,好像是上面記載得是什麽無關緊要的事情。

若非李元憫心知他背景,又悉心留意,說不準連那點異色都注意不到。

大家都是聰明人,將冊子往桌案上一放,薛再興很是爽快:“想來殿下已是有了萬全之策,那便一切聽從殿下的意見。”

李元憫笑道:“一向聽聞總督大人做事幹脆,今日才真正領會。”

他送了這麽大的禮給對方,自然也要討得一些利是回來,便斟了酒,與薛再興一敬。

“本王還有一事相告。”

“殿下不妨直說。”

李元憫道:“此次嶺南民眾怨憤,最大的緣故便是倭夷橫行而巡台府漠視不管,為安撫百姓,本王請求總督大人準許出兵駐守邊境。”

“這自是應當。”

“然而原郡守軍參領何翦已失民心,正拘禁於嶺南官監之中,那這位置……”李元憫頓了頓,笑道:“不怕總督大人笑話,本王心中已有人選,便是本王府中總掌猊烈,這段時日,他皆在邊境協同當地族長組建民兵自衛,對當地地形、形勢再熟悉不過,所以,在嶺南之境,本王以為沒有人比他更合適的駐守江陵。”

“便是那位膂力過人的猊烈?”薛再興挑眉,他思忖片刻,唇角一扯:

“區區一個郡守軍參領而已,本督自會舉薦作保。”

李元憫唇角一揚:“那本王先替他謝過總督大人了。”

酒過三巡。

薛再興把玩著手上的酒杯,突然問道:“殿下年歲幾何?”

“方過弱冠不足一年。”

“原來本督並未記錯,看殿下之貌,不過十六七,還以為……”他微微眯著眼睛,眼中閃耀著某種光芒,似感慨一般:“與幼時相比,這些年,殿下的變化可真大啊。”

李元憫一哂:“當年來嶺南之境本王不過十三歲,在這塊邊陲磋磨上幾年,恁是誰都會變的。”

“不,下官說的是相貌。”他盯著他,“廣安王的風采,莫說兩江三省之境,便是整個北安,恐是無人能敵。”

李元憫眸色一動,面上卻是風輕雲淡:“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過皮囊爾,百年之後皆都同歸塵土,不值一提。”

“哈,是下官唐突,”薛再興忙虛虛一拜,“望殿下莫要責怪。”

“無妨。”

李元憫仰頭一倒,將杯子輕輕放在桌案上。

第二日午後,數張公告張貼在嶺南都城的大街小巷,上主四項。

一則頒布一個月之久的收成新法作廢,嶺南全境恢復原狀,以往依新法多納的稅銀可憑契紙一應退回;

二則郡守軍不日將駐軍邊境,若有倭夷來犯,格殺勿論;

三則此次參與事變的百姓均不予追責,如在布告公布之日起,仍滯留都城尋釁滋事者,均以一等惡罪論處。

四則巡台府主官引咎辭官,事務暫由總督府監管,待江鏡總督上稟天聽,由吏部再行安排。

再過一個月,由總督府舉薦,猊烈正式接管郡守軍。

接令儀式上,李元憫的目光朝著嶺南一眾官員一一掃視過去,那些官員個個低下了頭來,不敢有一人與之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