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澀谷的命案發生至今已經整整過了兩天,偵辦進度很不理想。雖然已經查出了被害人的身份,但完全沒有發現任何線索。被害人是大學生,平時都在澀谷一帶玩樂,清查了她的交友關系,也沒有找到可能是兇手的人。雖然不是沒有可疑人物,但那些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和被害人一起走進賓館的應該是剛認識的男人——淺間的猜想對了。賓館雖然有監視器,但並沒有拍攝到任何畫面,因為之前發生故障之後,就一直沒有修理。

淺間正在四處打聽,希望能夠找到目擊證人,口袋裏的電話響了。是股長木場打來的,通知他要在警視廳召開偵查會議,要求他馬上回去。

“警視廳?不是在澀谷分局嗎?”淺間問。這起命案的搜查總部設在澀谷分局。

“是特例,你就按照指示去做,不要遲到了。”木場說完,掛上了電話。

淺間把電話放回口袋時,想起了神樂和志賀的臉。

回到警視廳,走進指定的房間,淺間不禁大驚失色。除了那須以外,他猜到理事官和管理官可能會出席,沒想到連刑事部長也在,還有好幾張陌生的面孔。澀谷分局的局長和刑事課長等人也在場,但看起來很不自在。木場縮著身體,坐在最前排。

淺間行了一禮後,在木場旁邊坐了下來。每個座位前都放了一台液晶屏幕。

“除了我們以外的現場辦案人員呢?”他小聲問木場。

“這次只有我們,所以你要好好聽清楚。”

“聽清楚?接下來要幹嗎?”

“你馬上就知道了。”

木場話音剛落,就傳來開門的聲音。淺間回頭一看,發現志賀和神樂剛好走進來。神樂手上拿著筆記本電腦,他和淺間四目相接,但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他們並排坐在空位上,志賀開了口。

“我是警察廳特殊解析研究所的志賀。關於日前在賓館發生的女大學生謀殺案,現場采集到的毛發的解析結果已經出爐,請容我向各位報告。”

一旁的神樂操作著計算機,下一刻,淺間他們面前的液晶屏幕上出現了文字。淺間瞥了一眼內容,立刻瞪大了眼睛,其他人也都發出了“哦”的驚叫聲。

神樂擡起頭。

“我是主任解析員神樂,解析結果就是目前顯示的信息,我還是念一下。”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性別,男性,年齡為三十歲到五十歲,血型為O型,Rh陽性,身高一百七十厘米到一百八十厘米,體質容易發胖,垂肩,雙手的大小約二十厘米,腳的尺寸超過二十六厘米,皮膚黝黑。臉部的特征為眉毛和體毛都很濃密,鼻塌且寬,大嘴、薄唇。牙齒很健康,但容易蛀牙。下巴很方,聲音低沉。喉結比一般人突出。頭發偏軟,略帶棕色,有一點兒天然鬈。眼睛的顏色較淺,偏棕色,很可能有近視。沒有先天性疾病——除此以外,還了解到其他細節,記錄在下一頁。”

淺間讓第二頁的信息顯示在屏幕上。“指甲短,腳的中趾可能比大拇趾更長。”

“這是什麽啊?”淺間忍不住出聲問道。

“罪犯側寫。”神樂解說道,“這稱為DNA罪犯側寫,美國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美國有各種不同的人種,光是靠DNA分析出人種,就對辦案大有幫助。”

“雖然曾經聽說過,沒想到竟然可以了解得這麽詳細。”刑事部長發出感嘆的聲音,“這些特征都正確嗎?”

“當然。”志賀回答,“人的特征都由DNA決定,任何人都無法違抗這一點。”

“近視是身體特征嗎?”那須問。

“有容易近視的體質。”神樂說,“比方說,眼球的形狀。當眼球的形狀扭曲嚴重,水晶體就不容易調整,即使在小時候進行矯正,也無法充分改善,容易發展為遠視或近視。”

“原來是這樣。”那須語帶佩服地應了一聲。

其他人也都接二連三地發問,志賀和神樂胸有成竹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淺間聽著他們的對話,終於了解了眼前的狀況。

這是新型偵查方法的發布會,是為了讓警方高層了解警察廳特殊解析研究所的能力,以及這些能力將會如何改變辦案。

“我們根據罪犯側寫的結果,將兇手的容貌圖像化,也就是DNA合成照。這就是我們仿真的圖像。”

神樂敲擊著鍵盤,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長方臉的男人。有人發出了“哦”的叫聲。男人有兩道濃眉,鼻大、嘴大,戴著眼鏡,頭發理得很短,完全符合剛才的分析內容。

“決定發型時,除了考慮到發質以外,也結合了時下的流行和臉型的搭配。當然,兇手也可能是其他發型。”志賀補充道。

“太厲害了,簡直就像照片——對不對?”刑事部長征求坐在旁邊的那須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