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2/3頁)

“這完全是一個盲點。”中塚面露苦澀,“我們對核反應堆關停時的現象討論了那麽多,竟沒有想到海水溫度差這一點。沒想到直升機上居然安裝了這種裝置……”

消防隊長佐久間和警備部長今枝也在場,他們似乎也很困惑。就在剛才,他們應該還在到處尋找能夠監視變壓器的地點和探知電磁場變化的裝置呢。

“站長,這會不會是一個圈套呢?”

“圈套?”“也就是說,為了讓我們深信他們是從直升機上用紅外線溫度計來監視海面溫度的,嫌犯就故意做了虛假的圖像發給我們,會不會也有這種可能性呢……”

一旁的湯原聞言,頗顯意外地望著小寺。居然還能想到這一點,真是佩服。看來這名綜合技術主任頗有一種樂觀看待事態的性格。

“假設是這樣,那麽有辦法證明嗎?”中塚問道。

“啊,這個……”

正當小寺低下頭支支吾吾時,有人沖了進來。是一名警察。“錄像已經從小松救援隊那邊送過來了。”

“來了?”中塚站起來,對湯原說道,“先看看這個再說。”

湯原也站起身來。

為了盡量讓畫面大一些,中塚決定用一樓大廳的電視播放。連上錄像機後,立刻開始了播放。

救援隊的空中機械師拍攝的錄像分明透著一種仿制品無法具備的魄力。救援員向大B發射舫槍繩槍、抓住卷揚機的鋼絲繩跳下等畫面,讓人了解成功解救過程的同時,還感受到一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山下在湯原旁邊看著錄像,一直驚叫不已。

目標就出現在救援員蕩向大B的瞬間。當大B的機首出現在畫面右側的時候,湯原和山下同時“啊”地叫起來。

湯原操作遙控器,倒回錄像帶,最終靜止在所要尋找的那一幕。“是這個吧。”湯原指著直升機的機首咕噥道。

“好像是。”山下立刻表示同意。

就在直升機的正面、駕駛席的窗戶下面,只見一個黑乎乎的四方形東西就安裝在那裏。

“那就是紅外線相機嗎?”中塚湊近畫面問道。

“我想大概是。”湯原說道,“因為那兒平常什麽都沒有。”

“可那是怎麽固定的呢?”

“那兒有檢查駕駛室儀器用的小門。打開小門,裏面就有固定儀器的角鐵,我想嫌犯大概就是用螺釘之類的東西固定在那兒的。小門大概是以半開的狀態固定的,這樣還能保護相機。”

“真是煞費苦心啊。”

“是的。雖然現在說這種話有點奇怪,可嫌犯對這飛機真的非常了解。”

“這樣一來,你的圈套一說也就不成立了。”中塚扭過頭,朝坐在斜後方的小寺說道。小寺默默地點點頭。

“我能不能問一個問題?”今枝朝湯原輕輕舉起手。

“什麽問題?”

“包括那相機在內的裝置,一般市面上能搞到嗎?”

“市面上當然有售。就是紅外線熱成像儀,像那種必須對熱進行解析的研究室一般都會有。這兒不是也有嗎?”湯原看看中塚和小寺等人。

“有。”小寺簡短地答道。

“也有個人持有的情況嗎?”今枝環顧技術人員們。

“這個恐怕沒有吧。”中塚答道,“因為既沒有用處,還那麽貴。”

“大約得多少錢?”

“起碼得五六百萬吧。”

“這麽貴?”今枝驚得往後仰。

“而且,我想嫌犯使用的還是能用遙控器改變相機角度的那種款式。”湯原說道。

“什麽意思?”

“如果相機角度固定住,就無法根據直升機的高度準確捕捉發電站整體情況了。”

“啊,原來如此。”今枝露出信服的樣子,進一步問道,“這麽說,嫌犯還隨時調整相機角度?”

“不,這不可能。因為距離太遠了。大概是用了一種可自動調整相機角度拍攝發電站整體圖像的裝置。”

“這種事情能做到嗎?”

“就是用電腦來控制相機的遙控器。也沒什麽了不起,只需一個微電腦板就足夠了。如果事先給電腦一個目標影像,只要相機捕捉到與其一致的圖像,就會追著圖像改變角度。”

“哎呀。”今枝搖搖頭,嘆息一聲,“什麽事情都能做到啊。總之,單就您剛才的話來說,嫌犯早就準備好相當特殊的裝置。如果從這些東西的到手途徑入手,說不定就能得到某種線索呢……”後半句像是自言自語,咕噥了一會兒,今枝對身旁的部下命令道:“立刻把嫌犯發送的圖像轉發到本部,說不定能查清嫌犯是使用什麽機器制作的。”部下動作麻利地離去。

湯原並不想給警備部長潑冷水,就沒有作聲,但他覺得嫌犯肯定不會以個人名義購買紅外線熱成像儀。經營這種儀器的廠家和商社的客戶一般都是企業或大學的研究機構。如果以個人名義訂貨,恐怕當時就會引起懷疑。而且這種產品並非大量生產,交貨期也經常會大幅延遲。一旦弄不好,說不定還會耽誤犯罪行為的實施。與其冒這種危險,還不如潛入研究所之類的地方盜竊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