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協調的感覺(第2/3頁)

崇史把手伸向咖啡杯,腦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場景:四個人在用咖啡杯碰杯。

“幹杯。”崇史喃喃自語,“用咖啡杯在幹杯,為什麽要這麽做呢,我一點都不記得……”

雖然前後的場面是混沌的,四個咖啡杯卻能清晰地回憶起來。由於太過鮮明,甚至讓人懷疑那不是夢。

不久,崇史撲哧一聲笑了。

“無聊吧。談論夢話是最無聊的象征了。”他自我解嘲道,看了麻由子一眼,心想,她大概也會驚訝地笑起來吧。

可她並沒有笑,反而停下了切烤餅的手,一雙杏核眼瞪得大大的。

這一動作她並未保持很久。在崇史問“你怎麽了”之前,她已露出微笑。

“累了吧?或許換換心情就好了。”

“或許吧。”崇史點點頭。

吃完早飯,把收拾桌子的事交給麻由子後,崇史提前一步走出家門。雖然從這棟公寓可步行去MAC,但若要去赤坂的Vitec中央研究所,則要換乘兩次地鐵,而且下車站是永田町,所以還要從那裏步行一段。

崇史到達研究所時已將近十點。由於引入了彈性工作時間,上午任何時候到公司都行,但崇史的頂頭上司習慣十點到公司,考慮到工作效率,崇史也把上班時間調到了十點。

他乘電梯來到七樓。緊挨電梯的地方有扇門,門的一側設有身份識別卡的插口和小型數字鍵盤。他插入識別卡,按下只有他知道的數字,門鎖哢嚓一聲打開了。

打開門,腳下是一條筆直的米色走廊,兩側排列著一扇扇門。崇史在最靠外的門前停下腳步。那裏也裝有識別卡的插口。在這兒,莫說是公司外部的人,就連公司內的人也不能擅自進入無關的房間。

崇史打開的門上印有“現實系統開發部第九部門”,這就是他所屬的部門。

一進入房間,便傳來某種東西在動的沙沙聲。房間裏面放著兩個籠子,其中一個裝著雌性黑猩猩,另一個空著。

“早上好,烏比。”崇史跟黑猩猩打招呼。

烏比沒有理會。她蹲在籠子一角,似乎正凝望著遠方。不光今天早晨,這是她一貫的表情。

房間大致被隔成了兩個工作區,分別屬於崇史的研究小組和另一個課題組。但交流是沒問題的,隔斷也是透明的丙烯樹脂,能看見彼此的研究狀況。

另一個小組的四名成員早已到齊開始工作。崇史一面換上灰色工作服,一面望著對面。跟崇史同期進入公司的桐山景子注意到他,輕輕招了招手,另外三人則只是瞥了他一眼。

嚴格來說,在丙烯樹脂板對面不只有四名研究人員。被他們包圍的桌子上安裝著一張小床,一只黑猩猩正躺在上面,手腳已被固定。這只名叫裘伊的雄性黑猩猩戴著特殊的頭盔,上面連著近百根電線,分別伸向脈沖控制台和分析裝置。

他們的研究課題是視聽覺信息的直接輸入,即他們不是給實驗對象看東西或聽聲音,而是直接向實驗對象的大腦輸送信息。事實上,這也是崇史在MAC時的研究課題。兩年間,他一直在學習這項研究的基礎知識。所以,當今年四月被分配到這裏時,他堅信不疑,自己一定會繼續從事這項研究。

可是,他的實際職務與他的預想大相徑庭。盡管進了同一部門,分配到的課題卻完全不同。獲知詳情時,他向頂頭上司須藤提出了質疑和抗議,但未能得到滿意的回答。

“那邊的研究其他人也能做,而這邊的研究只有你才會,所以才讓你來做。”須藤如此解釋。

可是,分給崇史的卻是他幾乎毫無了解的課題。當他提出疑問時,須藤只回答:“至於具體情況,那就是公司的安排了,我也不清楚。”

這個新課題是關於空想的,就是用計算機分析人類進行空想時大腦回路的情況,以求實現從外部控制空想的內容,這一最終目標就寫在研究報告的第一頁上。但崇史想,這一天恐怕不會在自己上班期間到來。在眼下這個階段,能夠判斷實驗對象黑猩猩烏比是否處於空想狀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並且他還抱有疑問,就算目標實現了,又能有什麽用處呢?空想這東西,任何人就算不用計算機的力量也都會。但光是空想還遠遠不夠,還要有假想現實才行,而制造假想現實正應該是現實系統開發部的工作。

看到正在研究如何以人腦成像方式制造完美的假想現實的桐山景子等人,崇史不由得感到焦躁,一想到他們使用的參考資料中肯定有自己在MAC時發表的報告,就更加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