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S美術館的怪事(第2/10頁)

“是劉助理嗎?我是小羅。”

小羅是負責畫展收尾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員。

“劉助理,你最好下來一趟,我們在二樓。”

“出了什麽事?”

“這兒缺了一張標簽。”

缺了一張標簽?這怎麽可能?

這些家夥做事情磨磨蹭蹭,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要來麻煩我,標簽怎麽會少呢?所有的標簽都是電腦打印的,有相應的編號,跟保護封套上的編號一致,只要認準編號,撕下一張,標簽背後有不幹膠,往保護封套上一貼就可以了。

這麽簡單的事情,小孩子都會做。

館長助理心裏一邊罵著,一邊很不情願地坐電梯下樓去。

剛才接電話的時候,他正在網上聊天室跟一個山東青島的美眉談得很投緣,眼看就要把她的手機號碼搞到手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卻要下線,難怪心裏不痛快。

館長助理來到二樓的展區,兩名工作人員正等著他,在他們的腳邊,放著三幅作品,都已經裝入了保護封套,其中兩幅貼上了標簽。

“究竟怎麽啦?”館長助理有點不耐煩地問。

工作人員小羅指著靠在墻邊的第三幅作品,說:“就是那幅,找不到它的標簽。”

“怎麽會找不到?會不會在別人手裏?”

“不會的啦,所有的標簽都已經用光啦。”

工作人員小芹遞上一張粘紙,標簽就是從上面撕下來的,現在紙上空空如也,就是說,標簽確實用光了。

“用光了?這怎麽可能?會不會在一幅作品上面貼了兩張標簽?”

“我們都檢查過了,沒有這種情況。”

館長助理看了看旁邊那兩幅作品,保護封套上的編號分別為014和038,已經貼好的標簽上,編號也是014和038,編號下面,分別用國語和英語注明作品的擁有者姓名、需送達的地址。

一定是在制作標簽的時候,漏掉了一張,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是這樣,今晚的加班時間就要大大延長了,需要查閱目錄,找到該作品的擁有者和收件地址,輸入電腦重新制作標簽,再貼上去。

看來青島美眉的手機號碼是拿不到了,也許她已經跟別的男人聊上了,等到我再上線她大概已經不認得我了……

館長助理嘆了口氣,來到那幅找不到標簽的作品前,朝它看了一眼。

作品已經裝上了保護封套,上下左右各有四個特制的硬角,中間被一層牛皮紙和一層塑料紙包裹得嚴嚴實實,可以抵擋水潑、撞擊等意外的小侵襲。

館長助理嘟噥了一聲,朝四個硬角看了一眼,每個硬角上都蓋有S美術館的專用章以及作品的編號,清清楚楚,是“051”。

館長助理覺得自己的右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

本次畫展的作品一共是五十件,按順序編號從001到050,怎麽會冒出來一個“051”?

館長助理把它重新審視了一遍,這幅作品的尺寸較大,據他的目測,估計長100公分寬80公分。這樣的尺寸,理應放在底層的A廳或者B廳,怎麽會放在二樓的展區?

館長助理看著小羅和小芹,問:“是你們把它從樓下搬上來的?”

小羅與小芹面面相覷。

收尾工作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將所有的作品放入庫房,庫房在地下室,如果這幅作品在底層展出,把它搬到二樓,豈非多此一舉?

“它原來就在這裏。”小羅指著前面,C展區墻上一塊空間。

館長助理走上去看了看,發現第二個不對頭的地方。

雖然有掛畫的鉤子、光源布置(一組共四枚射燈),但是缺少一塊說明牌,牌上應寫著該畫的名稱、創作年代和畫的尺寸。

“銘牌呢?”

“銘牌……”小芹搖了搖頭,“沒看見呀,好象本來就沒有。是嗎?”

小芹看著同事小羅,小羅使勁點了點頭。

望著這對一問三不知的寶貨,館長助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忽然他冒出一個念頭,其實沒什麽,作為館長助理,他有這個權力。

“把它打開。”

小羅與小芹再次面面相覷,好不容易裝進了保護封套,再拆開,吃飽了沒事幹?

館長助理的語氣不容置疑,並且做了個手勢,小羅與小芹只好把四個硬角拆下來,揭開第一層塑料紙,第二層牛皮紙,讓這幅作品完整地展現開來。

這是一幅常見的布料油畫。畫布上的景物,毫無疑問是一間齒科診室,畫面被一分為二,左邊是一台治療椅,治療椅的前面,靠墻的地方,擺著一張辦公桌,桌上有一台液晶顯示器,辦公桌上方的墻上掛著一只宜家的塑料鐘,時針與分針恰好合在一起,是中午十二點。

畫的右半邊,有一扇大大的玻璃窗戶,百頁窗簾被收了起來,窗外隱約可見一棵法國梧桐樹的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