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笑的骷髏堆(第2/8頁)

面對生活的窘境,他在無奈之下又帶著女兒回到了鄉下,靠在集市上演奏那維亞民謠為生,只有女兒和他相依為命,還經常為他伴唱。有一天,父女倆在蘭比的集市上表演,瓦雷裏教授在演出結束後,將他們帶到了哥登堡。他覺得老達阿埃的小提琴拉得非常棒,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手了,而他的女兒則是一個非常有藝術天分的可造之才。克裏斯蒂娜由此得到了正規的音樂方面的教育和訓練。她每到一個地方,人們都會被她的美麗、優雅和完美的言行所征服,引起一番轟動。她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更是突飛猛進。不久,瓦雷裏夫婦遷居法國,並將達阿埃父女倆也一同帶了去。雖然瓦雷裏夫婦對父女倆關懷備至,對克裏斯蒂娜尤為喜愛。然而,年邁的父親因為思鄉心切而日漸衰老,還因此生了病。他在巴黎的時候幾乎足不出戶,終日用琴聲來傾訴自己的思鄉之情,那琴聲哀怨悠遠,讓人心中不免生出無限感傷。他常常將自己和年輕的女兒關在屋裏,只聽見哀怨的琴聲和低回的歌聲不時地從屋裏傳出。瓦雷裏夫人有時會在門後聆聽屋裏傳出的音樂,每次都會忍不住落淚。她也非常想念斯堪的納維亞。

一年夏天,瓦雷裏全家和老達阿埃一起來到位於布列塔尼半島上一個鮮為人知的偏僻的小鎮佩羅,想要在這裏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在這裏,老達阿埃似乎又找回了生命的活力,他喜歡佩羅的海,說這裏的海和日夜思念的故鄉斯堪的納維亞的簡直一模一樣。他總是一個人站在海邊,對著大海演奏起感人至深的音樂,他覺得此刻大海也陷入沉寂,在仔細聆聽他的音樂。之後,他提出了一個非常古怪的想法,經過再三懇求,瓦雷裏夫人才勉強答應了他。

他於是又帶著女兒奔忙於當地的各種慶典、節日及舞會之中,就像從前在斯堪的納維亞一樣。他們將最美的音樂帶給了這個偏遠的小村莊,人們非常喜歡父女倆,對他們的音樂也是百聽不厭。父女倆夜裏也不住旅館,而是跟從前在瑞典時一樣,就在農家的谷倉草堆上將就過夜。

即便如此,他們對於自己的穿著還是很講究的,他們總是穿戴得體地出現在人們面前,他們從未收受過別人的錢物,也沒有進行過什麽募捐。人們都無法理解這位小提琴手的古怪行徑,他整天帶著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四處奔走,而小女孩美妙動聽的歌聲甚至能將人們帶入天堂,人們覺得那是天使的歌聲。就這樣,無論父女倆走到哪裏,身後總是會有一群的追隨者。有一天,一個小男孩拖著一個女管家模樣的婦人出現在城裏,他們也追隨父女倆走了很長一段路。小男孩似乎是被克裏斯蒂娜柔美而純凈的歌聲深深地吸引了,他不願離開她,跟著他們來到了特雷斯托海灣。當時那裏空無一人,只有藍天,白雲,蔚藍的大海和金色的沙灘。一陣強風吹過,將克裏斯蒂娜的披肩吹落到了海裏。她本能地驚叫了起來,伸出雙臂想要抓住它,但披肩已經隨著海浪越飄越遠了。就在這個時候,克裏斯蒂娜忽然聽見有人說:“小姐,別著急,我幫你把披肩撿回來。”

話音剛落,只見一個小男孩毫不猶豫地向海邊跑去,全然不顧身後穿黑衣女人的尖叫。連衣服都來不及脫便“撲通”一聲紮進海裏,為克裏斯蒂娜找回了披肩。小男孩安然無恙地回來了,不過黑衣女人顯然已經被嚇壞了,渾身一個勁兒地打顫。克裏斯蒂娜看見那個小男孩,情不自禁地擁住了他,臉上洋溢著會心的微笑。這個小男孩就是拉烏爾·夏尼子爵。他當時正和姑媽一起住在拉尼翁。整個夏天,兩個小夥伴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在夏尼姑媽的一再懇求之下,再加上瓦雷裏教授的撮合,老達阿埃終於答應教拉烏爾拉小提琴。很快,拉烏爾喜歡上了這些曾經陪伴克裏斯蒂娜度過快樂童年的歌曲。

子爵和小克裏斯蒂娜非常合得來,他們都是富於幻想,喜歡沉靜,喜歡聽故事的小孩,特別是有關布列塔尼的古老傳說。那時他們好像小乞丐一樣,挨家挨戶地去乞討故事。“好心的先生、太太,請您給我們講個故事吧?”當然,善良的人們從沒拒絕過兩個孩子的請求。在布列塔尼,那些年邁的老太太們,恐怕沒有誰沒見過月光下在歐石南上跳舞的小精靈吧?

然而,在他們所共度的所有的快樂時光中,最令他們難忘的是黃昏。每當夕陽西下,慢慢沉入海底,寧靜的暮色漸漸籠罩大地的時候,兩個孩子便和老達阿埃一起在路邊悠閑地盤坐,老達阿埃給他們講關於北方的美麗神話,那聲音低沉而悠遠,生怕驚醒故事中的幽靈一樣。在他講的故事裏,有的如安徒生童話般溫馨,有的又如羅尼伯的詩歌般憂傷。每次他停下來的時候,孩子們便會立即問道:“之後怎麽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