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 幻術 第十四章 幻術故事《天堂芃》(一)(第2/2頁)

記者一大早就離開招待所出發了,那時候天氣還涼絲絲的,可是剛剛離開佳木市,太陽陡然就升溫了。

一個半鐘頭之後,摩托車突然在公路上停了下來,記者以為沒油了,沒想到,那個摩的司機回頭說:“到了。”

記者前後看看,公路前後無盡頭,兩旁除了樹還是樹,他不解地說:“我們談好的,你要把我送到天堂芃。”

摩的司機朝路邊指了指,說:“到了啊。”

記者一看,路邊果然有塊不起眼的石頭,上面寫著“天堂芃道班”。

他說:“這只是到了天堂芃地界,你不能把我放在這裏啊。”

摩的司機說:“我們談好的,我把你送到天堂芃。”

記者說:“怎麽也得見到個村子啊,你把我放在這裏算怎麽回事兒!”

摩的司機說:“最近的村子也要七八公裏,你得加錢。”

記者馬上明白這個摩的司機的意圖了,他很生氣,掏出車費塞給摩的司機,然後大步朝前走了。摩的司機毫不猶豫,一擰油門回城了。

“天堂芃”三個字組合在一起,顯得有些奇怪。100多年前,英國的傳教士就來到了這個地方,向淳樸的山民傳播天主教,隨後,某些村落建起了簡易的教堂,於是地名中有了“天堂”二字。

“芃”字絕對是本土的,跟“朋”字同音,形容獸毛蓬松,或者草木茂盛。不知道哪個識文斷字的老者定下了這個“芃”字。於是,土洋結合,就有了“天堂芃”。

到了1998年,一條公路就像現代文明的胳膊,終於伸向了天堂芃,山民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不知道,投資修路的人,並不是為了方便他們出行,那竟是為了掠奪他們的安靜生活而開創的一個通道。

不久,開礦的來了,伐木的來了,房產開發商來了。山民們眼看著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環境一天天變得陌生,他們的居留地越來越狹小,終於醒過腔來,結集了幾十號人,分6台四輪拖拉機,晃晃蕩蕩來到了佳木市,要找政府說個理。

他們的交通工具進不了城,在郊區被警察限行了。這些山民徒步走到市中心,找到政府,卻進不了門,不知道誰給出了主意,這些人就在政府大門口靜坐抗議。

記者在省城《環境監察報》工作,總編輯聽說了天堂芃山民跟開發商鬧矛盾的事兒,立即派他來到佳木市采訪。

天堂芃太偏僻了,沒有公共汽車,不然他就不會搭乘黑摩的了。

偶爾有大卡車從身邊轟隆隆地駛過,卷起沖天的塵土。記者走在樹蔭下,感到一陣陣惡心,他懷疑自己中暑了。幸好前面路邊有個瓜棚,他趕緊走過去,想買個瓜解解渴。

瓜棚呈三角形,很低,瓜棚前坐著一個老頭,遠遠地扭頭朝他望過來。記者又朝前走了一段路,當他能看清那個老頭胡子的時候,發現老頭在笑。他不知道老頭笑什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走到老頭的跟前,老頭還在笑,嘴裏說:“吃瓜!”

記者說:“大爺,您幫我挑個沙瓤的!”

老頭說:“放心吧,都是沙瓤的!”然後,隨手撿起一只瓜,又抄起一把鋒利的菜刀,麻利地切成了八塊,“吃吧吃吧。”

記者朝瓜棚裏看了一眼,也許是太陽太刺眼了,他感覺裏面很深,黑糊糊的。

他拿起一塊瓜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抹抹嘴巴,然後說:“大爺,這裏離最近的村子有多遠哪?”

老頭笑吟吟地望著記者的眼睛,說:“再走四五裏路就到了。”

記者說:“謝謝。”然後,他接著吃瓜,他感覺他吃到了全世界最好吃的瓜。

很快,他就把一個西瓜吃完了,就問那個老頭:“多少錢?”

老頭搖搖頭,說:“不要錢,我的瓜隨便吃!”

記者盯住了老頭笑吟吟的臉,不再說話了。他應該感到這個地方民風淳樸,卻不是,不知道為什麽,他感覺這個老頭有些古怪。

老頭迎著他的眼光,笑吟吟地和他對視。幾秒鐘之後,記者忽然有點害怕,他低聲說:“謝謝您的瓜……”然後轉身就走了。

他一直沒有回頭,他感覺那個老頭一直站在原地,等著他回頭。

公路朝山上爬去,記者越走越高。走出了一裏多路,記者實在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他發現那個老頭不見了。這倒沒什麽,問題是那個瓜棚也不見了。此時,他居高臨下,視線不可能被樹擋住,那麽,瓜棚和老頭到哪兒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