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新的符文(第2/3頁)

“什麽?”肖炘傑、沈萬年和薩迦德三個人,幾乎是同時發出這樣的呼喊。

“這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你們不是自己也說,古蜀和古羌,本就是一脈相傳麽?就算是我們羌人自己,也認為我們是大禹的傳人,在羌人懸棺中發現巴蜀圖語類似的符文一類的東西,值得這麽驚訝嗎?”丹木有些奇怪地問。

“怎麽不值得,之前我們說古蜀文明的開創者是氐羌,但是這畢竟是學術界的猜測,其余有人認為是古彝族,甚至是閃族,這些都沒有得到證實,只是說氐羌的可能最大而已。雖然這種猜測是最接近真相的,但畢竟沒有太多直接的證據來進行佐證。現在,如果能在具有羌族巖葬習俗的懸棺墓葬裏發現代表古蜀文明的巴蜀圖語,那這已經有力地證明了羌人和古蜀,本就是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這麽重要的文化證據,你說我們能不驚訝麽?”沈萬年甚至放棄研究那可能是四五千年前的古老青銅絞車,興奮地對丹木說道。

“厄,這我倒是沒有細想過。我還以為你們奇怪的是,刻有巴蜀圖語的陶罐,為什麽能讓裏面的硫磺粉一類的東西,保存數千年也不起變化呢!”

沈教授一呆,喃喃地道:“你說的這個現象,我們還真沒有仔細去思考,我們只知道巴蜀圖語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能形成不同的意義,所以就算是區區七個字符,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要用一大段今天的漢語文字來描述,卻沒聽說過巴蜀圖語本身,似乎就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我們已經忘記了,在古老的傳說當中,巴蜀圖語本就是神人相通的文字,它們甚至不是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使用,而是專為祭祀、戰爭、禮樂所生的符文,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文字崇拜麽?這種現象古已有之,就是今天西南境內的一些部族的巫師甚至是某些道家流派,依然相信部分文字,具有神奇的力量!何況我上次退到的那個神秘人,更是直接將巴蜀圖語稱之為神之文字,神使用的文字,自然有可能具有神奇的力量。”肖炘傑也點頭道。

丹木像是在仔細回想著什麽,“嗯,因為我們羌族是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是通過寨子中的釋比口耳相傳,但是不管這些釋比經過了多少代,現在的釋比和幾千年前的釋比所傳唱的釋比經典,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說整個釋比的記’億傳承都是一個很玄妙很神秘的東西,即便我的外公就是我小時候所在的那個寨子的釋比,我也無法理解這種傳承到底是怎麽進行的。因此,對於文字,在羌人中很少會形成崇拜,可如果巴蜀圖語是只用於戰爭或祭祀這樣的特定場合,那完全就是一種宗教文字,若說他們和古羌的先祖有關,卻也說得過去!何況,我手中的短刀也是刻畫了與你們所說的巴蜀圖語類似的字符,所以才具有一些神奇的特性。”

“古蜀國的所有文字資料,也很少在民間出現,基本上都是在祭器、禮樂器和兵器以及銅璽上才會有,除了青銅器上的巴蜀圖語外,出現得最多的就是玉琮、玉圭和玉璋等祭器上面。現在我們已經能基本肯定的是巴蜀圖語的基本含義是這三個方面:出現在兵器上,是代表了鎮魂和殺性,就像丹木你手中的短刀;出現在銅璽上是為了增加契約效力:出現在祭器和樂器上,是為了更好地與神溝通。可是陶罐,既不屬於祭器,又不屬於兵器或樂器,完全是一種生活用品,上面的符文,又代表了什麽?”沈萬年苦惱地說道。

丹木不敢怠慢,拿出那個裝有硫磺粉的黑色陶罐,趕緊遞給沈萬年。他不敢確定,要是再將這玩意兒藏在身後,眼前這個平時看似和藹的老頭,會不會為此發飆,要知道老實人生起氣來,那是非常可怕的。

沈萬年如同酒鬼見到了美酒,一把將陶罐搶進懷裏,習慣性地去背包裏掏放大鏡,直到摸了個空才發現逃難於此,身上的裝備幾乎都丟光了。

仔細地看著上面的符文,這是一組由二十四個符文組合而成的,其中反復出現的一個符文正好是那七個神秘符號中象征著太陽的第三個符號。但是二十四個符文連在一起,沈萬年花費了許多功夫,卻看不懂上面到底寫的什麽,只能將這些符文的樣子和組合方式牢牢地記在腦子裏,以便萬一無法將這個陶罐帶出這個世界時,能夠憑借記憶進行研究。

正在沈萬年咬牙切齒地試圖快速記下這些符文時,丹木突然慢條斯理地拿出另一個沒有符文的陶罐,然後從裏面拿出一卷幹燥的羊皮紙,和一個巴掌大小的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小巧青銅器,遞過來後說道:“沈教授,不用費心去記了,這上面的說明,似乎詳盡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