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5頁)

各個層面之間的連接,用的是活動翻板。有些朝上,有些朝下。翻板門也進行了偽裝,使之看上去像是地道到了盡頭。地道裏有倉庫、會議室、宿舍、修理車間、食堂,甚至還有醫院。到一九六六年時,地道裏可以容納一個整編戰鬥旅,當然在“春節攻勢”之前,從來沒有必要隱藏那麽多軍隊。

進攻者派人下去不是一個好辦法。如果發現一個垂直的地道口,那麽它的底部很可能有一個隱蔽的陷阱。朝下面開槍是沒有用的;地道每隔幾碼距離就改變方向,子彈只能直接打在地道盡頭的墻壁上。

爆破不能奏效;在漆黑的迷宮裏有幾十條通道可供選擇,但只有當地居民才知道它們。毒氣也不頂事;他們把地道搞得水泄不通,如同抽水馬桶的U形彎管。

地道網從西貢郊外開始,在叢林下面幾乎一直通到柬埔寨邊境。其他地方也有各種地道,但都沒有古芝地道那麽復雜。

季風過後,紅土松動了,容易挖掘,人們把泥土刮出來,裝進籮筐裏運走。在旱季,紅土幹結,像混凝土一般堅硬。

肯尼迪去世後,美國人大量抵達,再也不是來充當軍事顧問了,而是來打仗。那是一九六四年春天。他們有武器,有設備,有火力,但他們什麽也沒有打到。他們什麽也沒有打到是因為他們什麽也沒有發現;如果他們碰上好運氣,可以偶爾打死一兩個越共。但他們遭到了傷亡,而且傷亡人數開始上升。

一開始,美軍簡單地認為,越共白天混雜在幾百萬穿著黑衣服的農民之中,到了晚上搖身一變成了遊擊隊員。但為什麽美軍白天也有那麽多傷亡,而且看不到任何目標可以回擊?一九六六年一月,“大紅一師”決定一次性地掃平鐵三角。這就是“褶皺行動”。

他們從一頭開始,以扇形展開,向前推進。他們有足夠的彈藥可掃平印度支那。他們抵達了另一頭,結果連一個人影也沒有發現。他們的戰線向前推進,子彈卻從後面射過來,造成了五名美國大兵的死亡。不管是誰在背後放冷槍,他們使用的是老舊的蘇制拉栓式步槍,但從這種槍械裏射出來的子彈照樣能夠穿透心臟。

美國大兵折回來,去搜索原來經過的地方。什麽也沒有,沒有敵人。他們遭到了更多的傷亡,敵人總是在背後。他們發現了幾個狐洞和防空洞。裏面空蕩蕩的,洞口也沒有掩蔽。從後翼射過來更多的槍彈,但沒有逃跑的人影讓他們還擊。

第四天,與周圍的戰友們一起吃飽喝足之後,斯圖爾特・格林中士坐下來休息。他馬上跳起用手捂住了屁股。越南到處都有火蟻、蠍子和蛇。他堅信剛才他被蜇了一下或咬了一口,但後來發現那是一棵釘子頭,釘子釘在一個木框架上,而木框架是一個垂直地道口的一道暗門,下面黑咕隆咚的。現在,美軍發現了那些狙擊手的藏身之地。兩年來,美軍一直在越共的頭頂上方行軍。

用遙控的方法去對付隱藏在黑暗地道裏的越共是不頂用的。這個能在三年之後把兩名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國家,還沒有專門的技術去對付古芝地道。與隱形的敵人作戰,只有一個方法。

只能派人下去,穿上單衣褲,帶上手槍、匕首和電筒,深入到那些漆黑、臭烘烘的、缺乏空氣、沒有地圖、前途未知、布滿陷阱的、致命的、陰森恐怖的、滿是沒有出口的狹窄通道的迷宮之中,去殺死等待在自己的巢穴裏的越共。

找到了幾個人,特殊類型的人。身材魁梧的大個子是沒用的。百分之九十五患有幽閉恐懼症的人是沒用的。嗓門粗大、喜歡張揚、招搖過市的人是沒用的。能執行這種任務的人,是安靜、說話輕柔、不露聲色、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往往是部隊裏的那些孤獨者。他們必須十分冷靜,甚至冷酷,具有鐵石心腸,遇事不會驚慌失措。

喜歡繁文縟節的部隊官僚主義者,稱這些戰士為“地道探險人員”。他們則自稱為“地道老鼠”。

當加爾文・德克斯特抵達越南時,他們已經存在三年了,這是唯一的百分之百得到紫心勛章(授予在戰鬥中負傷的軍人)的部隊。

當時的指揮官被稱為六號老鼠。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號碼。一旦加入,他們就與他們自己相伴。其他人對他們敬而遠之,面對他們就像面對被判死刑的人一樣,感到很別扭。

六號老鼠的直覺是正確的。這個來自新澤西州建築工地的堅強的小個子年輕人,遇事不易驚慌,能施展出致人於死地的拳腳,是一個天生的地道戰勇士。

他把德克斯特帶到古芝地道裏,很快就發現這個新手比他更強。他們成了地道裏的一對搭档,在那裏不分級別高低,不稱呼“長官”。在兩次地道戰期間,他們在黑暗的地道裏一起戰鬥,一起殺敵,直至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與越南領導人黎德壽會面,同意美軍撤出越南。此後,地道戰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