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玻璃(第2/8頁)

三、關於壁窗之二:另外,那安裝在壁窗上的玻璃,在辦公室裏是可以隨意拆卸和安裝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辦公室裏,可以隨時把整塊玻璃拆卸下來,再把它安裝上去,但在辦公室外,卻無法拆卸和安裝。

四、關於現場:在走廊上,壁窗前方,有一把鐵錘,估計兇手(如果打碎玻璃的人和行兇的人是同一人的話)就是用它把玻璃打碎的。

五、關於辦公室:案發時,辦公室的門是從內反鎖的,而辦公室的窗戶雖然可以打開,但由於安裝了防盜鐵欄,因此人是無法通過的。

了解了這些基本情況以後,雅姬準備向當時在公司裏的三位員工,即邱曉雯、梁玄空和田鷹逐一問訊。

而這時候,鄭刑警則走到一邊去,神神秘秘地,不知道給誰打了一通電話。

經過問訊,雅姬了解了一些情況。

首先是三個人的基本情況:邱曉雯在這裏工作了兩個月,跟死者余增志並不熟識,表面上沒有殺人動機;梁玄空雖然在這裏工作四年多了,但向來低調,跟死者的交往也不深;至於田鷹,則跟死者余增志有過矛盾,前段時間,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在各主管中挑選副總經理的人選,他本來看好田鷹,怎知余增志在總經理面前對田鷹造謠中傷,最後總經理誤信謠言,冷淡了田鷹,讓余增志當上副總經理,田鷹對此懷恨在心,因此具備殺人動機。

其次是關於眾人的行蹤:公司五點半下班後,邱曉雯回家吃飯,七點左右返回公司;梁玄空下班後到外面吃飯,七點半左右返回公司;田鷹則一直沒有離開公司,六點多的時候在公司的生活區裏吃了一個方便面。公司的大門有監控器,監控器所拍到的錄像跟三人的口供基本吻合。順便說一下,這家公司商務部的員工一般是很少加班的,晚上加班的基本上都是技術部的員工。

問訊完畢,雅姬根據現場情況,結合眾人的口供,作出以下推斷:

一、兇手在九點半左右,來到副總經理辦公室外。當時余增志在辦公室裏,反鎖了房門。兇手用鐵錘打破壁窗上的玻璃,並用手槍射殺了被突然碎裂的壁窗嚇得不知所措的余增志。

二、當時在技術部辦公室的邱曉雯和梁玄空,以及在洗手間裏的田鷹,都聽到這先後響起的玻璃碎裂聲和槍聲。

三、說明一下,副總經理的辦公室和商務部的辦公室在公司大門附近的地方(副總經理辦公室離商務部只有十多米的距離),而技術部的辦公室和洗手間,則在公司裏面(洗手間就在技術部旁邊)。從技術部(或洗手間)走到商務部(或副總經理辦公室),即使是跑步,也至少要一分鐘的時間。

四、因此,理論上,邱曉雯和梁玄空都不可能是兇手,因為玻璃碎裂聲和槍聲傳來的時候,他們都在技術部裏。而田鷹也不可能是兇手,因為在槍聲傳來後的十秒內,邱曉雯和梁玄空就在技術部外看到他。如果他剛在副總經理的辦公室射殺了余增志,是不可能在十秒內趕回技術部附近的。

五、另外,根據大門的監控錄像,余增志是在八點三十分左右回到公司的,順便說一下,近一個月來,余增志每天晚上八點半左右,都會回公司處理文件,基本上是風雨不改。而在余增志進入公司後,再沒有人進入公司,也沒有人離開公司。

六、公司的所有窗戶,都安裝了防盜鐵欄,沒有人能進入,也沒有人能出去,整個公司,是一個大密室,進出的通道,只有大門。

七、於是,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如果兇手是外人,那麽他(她)是怎樣進入公司的?殺人以後,又怎樣離開(假設兇手沒有在監控錄像上做手腳)?如果兇手是公司裏的人,即邱曉雯、梁玄空和田鷹(排除余增志自殺的可能)三人中的其中一個,那麽他(她)又是怎樣為自己制造不在場證明的(假設三人是共犯的可能性不存在)?

八、最後,雅姬得出結論:這是一宗“不可能”犯罪!

雅姬正在凝神思考,卻忽然被一陣手機鈴聲打斷了思路。原來是鄭刑警的手機響了。雅姬秀眉一蹙,用冰冷的目光望了他一眼。鄭刑警尷尬地笑了笑,跑到一邊去,接通了電話:“哦?你到了?好,你等一等,我現在出來。”他說著,向公司大門跑去。

“有人要來?”雅姬心中迷惑。她舒展了一下四肢,輕輕籲了口氣,隨鄭刑警而去。

03

在一家酒吧裏,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在震耳欲聾的音響中,一群群年輕男女在喝酒猜拳,跳舞起哄,興致極為高昂。

忽聽酒吧裏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著麥克風說道:“現在有請專業歌手為我們演唱。”

那“專業歌手”叫什麽名字,他沒有說。其實到這裏玩樂的人都知道,這種酒吧,哪裏會請專業的歌手來表演?然而大家到這裏來的主要目的是喝酒,誰在台上演唱,倒是沒有人會去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