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石門關(第4/5頁)

第二天一早進入黑竹溝。整個隊伍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來到黑竹溝的二號營地附近。

這一段除了前面的二十公裏是碎石公路外,其余都是簡易的棧道,車輛根本無法通行,只能下車徒步前進。也幸好探險隊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負責背負物資的。

在二號營地休息的時候,阿華和猛哥半夜悄悄出去了一趟。等他們回來的時候,手上多了兩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包裹,看上去沉甸甸的。

不用猜也知道,這兩個包裹裏面,裝的都是違禁武器,是猛哥通過自己曾經的國際雇傭兵的渠道搞來的。這些武器應該沒有上次肖蝶提供的武器威力大,可是用來防範山中的野獸,也綽綽有余了。

不過這裏人多嘴雜,我們絲毫不敢聲張。一旦暴露出去,就算鐵幕的人為我們背書擔保,也比較麻煩。更何況鐵幕對我們此次的行動只能算默許,還不能說是支持。

第三天經過一片原始森林和馬鞍山西南山脊,我們來到一個號稱“陰陽界”的地方。據說過了陰陽界,前面的路途就充滿了未知和神秘,隨時有可能陰陽兩隔。

可惜的是,我們在陰陽界經狐狸坪鉆密林下坡到古基河口時,這裏已是路的盡頭。從這以下為近千米深谷,只能在急流的溝谷內迂回前進。有時谷內還會莫名地湧出一陣陣濃霧。

過了這道關口,前方就是傳聞最恐怖、最兇險,令多數探險隊望而卻步的石門關。大部分探險者都會在這個地方,面對濃霧選擇退卻。

而且到了石門關後,我們明顯地感覺到攜帶的電子設備開始出現時靈時不靈的狀況。

“你們幾個不是探險隊的成員,再往前走會遇到什麽,誰也說不清楚,我看還是就到此為止,先回去吧。”探險隊的領隊,人稱李老的地質學家對我們說道。

李老是川南礦業大學地質學院的院長,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教授。這次的考察隊,也是由他發起,聚集了眾多的地質學家、生物學家和電磁學家。

不過這次探險的贊助者,卻是施密特這個外國人。這家夥也不知道是幹什麽的,總之看上去很有錢的樣子。明智軒曾私下猜測,這家夥如果不是受到世界樹支持的話,很可能家裏在中東有幾個大油田。

當然,除了幾個專家組的成員和李老的學生外,其余的人更多是承擔護衛和打雜的角色。其中負責攝影跟拍的人也有一兩個。

不過到了石門關外面之後,兩個攝影師的單反相機和攝像機已經停止了工作。原本充滿的電量,在開機短短幾秒鐘後就詭異地變成了零。

這讓兩個攝影人員大為沮喪,最後不得不和其他幾個負責幫忙背物資的司機一起,從這個點返回。不過那台單反相機卻被李老的一個學生留下了。按照她的說法,萬一電池又突然有電了,豈不是錯過了一路的大好風景?

最終確定要進入石門關內的探險隊員,也就十三個人,連同我們五個一共才十八人。

這十三人中,除了李老外,還包括詹姆斯和施密特兩個外國人,和一名當地的彝族向導阿木章依,以及五名身強力壯的力夫兼護衛——據說都是保安隊或退伍軍人出身。

剩下四個人分別是生物學家吳成光、電磁學副教授謝思奇以及李老的兩個學生周楠、王若君。其中的周楠是探險隊中除了Five外唯一的女孩子,一個頗有點女漢子氣質的碩士研究生。

留下單反相機的,就是周楠。這個女生比我小一歲,還有一年才能取得碩士學位。

對於李老的提議,我們理所當然地拒絕了。李老也沒有多勸,畢竟都是成年人,能對自己的生死負責。

一行十八人,一起進入前方的濃霧中。為了防止走失,十八個人的腰間綁著同一根繩子。

雖然這樣比較麻煩,尤其是在經過樹叢的時候,可總比迷失在這片神秘的地域要好。

這裏幾乎所有電子設備都出現異常,比起當初我們在雷鳴谷的時候狀況還要嚴重。我估計就算是使用活性金屬作為材料,一樣不管用。

進入濃霧後,雖然說不上伸手不見五指,可是視野最多只能看出幾米遠。幸好我們想出將所有人連成一串的辦法,要不然這樣的濃霧很容易就會走散掉。

我們甚至懷疑,之前的許多失蹤事件,除了這裏電磁異常無法使用指南針外,更多的是由於在濃霧中分不清方向,再加上心中的恐懼,最後始終在山谷內徘徊,被活活累死餓死,或者被山谷中的野獸吃掉。

之前我們聽說過,黑竹溝中是有野獸出沒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雲豹。另外還有傳言說黑竹溝中有黑豹,不過一直沒有得到證實。

當天晚上,我們在一處平坦的地方紮營,晚上有人輪流放哨。本來我擔心這裏會像在雷鳴谷的時候一樣受到襲擊,還好一晚上什麽事都沒有,只偶爾聽到一兩聲讓人心悸的狼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