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歲王(第2/7頁)

我想想也是,於是費了好一陣工夫,終於將玉琮從地下刨了起來,玉琮的高度有十五六厘米。

清理掉圓形孔洞中的泥土和碎石,拿到布滿了藍藻的石壁前仔細觀看,這才發現玉琮的表面,刻畫著模糊的花紋。

這些花紋帶著某種蒼涼古樸的氣息。花紋的一些轉折處,以類似巴蜀圖語的圖案文字雕刻而成,讓這件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玉琮憑空多了幾絲神秘的氣息。

“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件玉琮應該是古蜀國開明王時期的。”葉淩菲看著我手中的玉琮上的符號,說道。

“開明王?不就是明智軒祖上,古蜀國最後一個王朝嗎?這上面的字你認識?”我好奇地問。

“認識一點,別忘記了我父親,還有我外公、我二叔公他們都是幹什麽的。”葉淩菲微笑著說。

我想想也是,葉淩菲的父親是比我們早了十幾年發現青銅之門的考古學家,她的外公是羌族最資深的釋比傳人,而她的二叔公葉教授,也是著名的古蜀專家。葉淩菲在古蜀文化方面,可以說是真正的家學淵源,比起我來要強得多。

既然她都這樣說了,那麽有很大的可能,這件玉琮的確是來自於古蜀時期的開明王朝。

開明王朝是古蜀國最後一個王朝,十二世蜀王的時候,金牛道的開通相當於打開了古蜀國的天塹,也讓秦國大軍毫不費力地進入今天的四川地區將蜀國滅掉。

而這個地方本身就是位於古代的金牛道旁邊,出現開明王朝時期的玉琮,似乎也毫不奇怪。奇怪的地方就在於,是什麽人故意將山壁上的藍藻挖下一塊,然後指引我們挖出這個玉琮?

我總感覺這件事的背後,似乎孕育著一個陰謀,可是卻想不通到底是誰會這麽做,目的又是什麽。

“難道說,這個玉琮還有特殊的含義?”我抱著玉琮,仔細看上面模糊的花紋,和十幾個不知道含義的巴蜀圖語符號,卻絲毫看不出有什麽特殊的地方。

“先拿著吧,我總感覺我們離真相應該越來越近了,如果能找到肖蝶他們幾個,就更好了。”葉淩菲說。

我將玉琮放進背後的背包,因為玉琮本身的體積也不小,為此還不得不將幾樣暫時用不上的東西扔掉。

但是其中一件準備扔出去的東西,卻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塊拳頭大小的猶如矽膠一樣的東西,形狀不規則,軟乎乎的手感倒是不錯。

我看著這團東西,心中沒來由地感覺到一陣恐慌。這背包是我親自收拾過的,我可以肯定背包裏面絕對沒有這樣一團東西。

並且先前在縣城裏面的時候,我還換下身上的濕衣服並放在背包裏面。那個時候我也沒有看見眼前這團黃白色的矽膠一樣的物品,那麽這玩意兒是什麽時候,又是被什麽人放入我的背包的?

葉淩菲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覺得這玩意兒有點像……太歲!”

我猛地點頭,的確,這種疑似矽膠的軟乎乎的東西,真要說起來和太歲確實是十分相似。

同時我的背心又升起一股寒意,太歲不過是我們二十幾分鐘前才看到過的,如果不是它的存在我們甚至已經摔死了。

可我卻敢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將這樣一團太歲放進背包,這段時間也沒有接觸其他人,那麽這玩意兒難道是自己跑進去的?

民間都說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否則沖撞了太歲,要倒大黴。我和葉淩菲直接掉在太歲的身上,真要說起來這惡劣程度比在太歲頭上動土要嚴重得多,總不會是這玩意兒還真的顯靈,要附在我身上給我帶來黴運吧?

葉淩菲大概也有些心裏發毛,弱弱地說:“要不,將它扔掉?”

我點點頭,將手中的太歲狠狠扔出去,然後拉著葉淩菲轉身就朝前跑。我們跑的方向是順著山壁,畢竟只有山壁的藍藻發出的微弱的亮光,能夠讓我們勉強看清楚附近的路,不至於像先前那樣完全在黑暗中摸索,最後掉下來。

朝前走了有兩三百米,山壁上的藍藻越來越稀疏,亮光自然也越來越微弱,最後終於完全消失了。

我雖然明白藍藻不可能一直延伸下去,可這樣的情況,還是讓我有些慌亂。就在這個時候,前面突然出現刺眼的亮光,對於我們兩個一直在微光環境下的人來說,這突然傳來的亮光,就如同晚上開車遇到對面的人開遠光燈一樣,完全被刺得睜不開眼,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

這樣的亮光當然不可能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強力手電發出的光芒。只是因為我和葉淩菲之前所處的黑暗環境的緣故,才覺得這亮光極度刺眼。

“是誰?”我大聲喊道。

對面的手電突然滅了,大概是被我的喊叫嚇了一跳。繼而手電又再度打開,傳來熟悉的男人聲音:“是我,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