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木鬼為槐(第5/7頁)

我有些不忍,畢竟就算老姜頭騙了我們,可也不至於如此殘忍地對待一個老人。我剛要出口阻止,敖雨澤卻在一旁偷偷拉了我一下,然後湊近我耳邊小聲說:“別搗亂,烏蒙應該只是嚇嚇他而已。”

因為離得近,她說話的時候氣息噴在耳朵上,讓我耳朵微微發癢,然後很快紅了起來,幸好夜色中光線不好,她應該沒有發覺。

只聽烏蒙繼續說:“我會剝開你的腿上的皮膚,放心,只是一小塊。然後塗上一種特殊的藥液。這種藥液中含有吸引螞蟻的信息素,只要幾分鐘,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螞蟻爬過來,在你剝開皮膚的腿上噬咬,那滋味,嘖嘖……”

老姜頭的臉色已經由白轉青,雙腿不停顫動,似乎能想象無數的螞蟻趴在剝開皮膚的腿上啃咬的情景。

“給你最後一個機會,說吧,為什麽要騙我們?人面巨蛾,又是不是你引來的?”

“不是,真的不是,那玩意兒敵我不分的,我引過來說不定死的就是我啊……”老姜頭慘笑著說。

“那之前為什麽要和村長一起在雷鳴谷的問題上騙我們?”

“這個……這個其實關系到我們村的一個大秘密,除非你們發誓不將這個秘密說出去,要不然的話,你們還是殺了我得了……”老姜頭脖子一橫,做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現在似乎由不得你。”烏蒙冷笑著。

“老姜頭,我以釋比的身份向天神阿爸木比塔發誓,只要你說出來,我們絕不泄露這個秘密,也不會傷害你。”旺達釋比突然說道。

這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老姜頭感激地看了旺達釋比一眼,忍著痛說:“我信你。”

烏蒙悶哼一聲,將老姜頭錯位的關節重新接上,不過手法就有些粗暴了,老姜頭再度慘呼出聲,額頭的汗珠不要錢一樣不停冒出,身子因為劇痛痙攣了十幾秒才恢復過來。

“其實,長壽村以前不叫長壽村,叫槐樹村。”老姜頭語出驚人。

又是槐樹!

我終於可以理解,為何秦峰要給我這個暗示了,似乎槐樹在長壽村以及雷鳴谷中,真的代表中某種了不得的東西。

“聽村子裏的老人說,其實在上個世紀30年代以前,村裏的村民雖然比山外的人活得久些,卻也不是像現在這麽長壽,是因為八十多年前,發生了一件事,村子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廢話少說,我們想要知道的是雷鳴谷相關的事。”烏蒙惡狠狠地說。

“讓他說吧,這些隱秘,可能和雷鳴谷是有某種聯系的。”我說道。

老姜頭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繼續說:“那正是戰亂的年代,好在整個西南地區算是大後方,除了軍閥之間有些混戰外,比起北方已經好上許多。1931年的時候,村子裏來了個姓董的洋和尚……”

“洋和尚?是傳教士吧?董篤宜?”我問道。

“對對。就是傳什麽教士,說是英國人,是被廣漢發現的大量文物吸引來的,現在那個地方叫啥來著,好像是個手機的名字……”

“三星堆。”

“嗯,應該是這個名兒。姓董的洋和……傳教士說是在發現的文物中找到一個古怪的壇子,壇子裏面有好多羊皮紙,上面是我們四川人的老祖宗寫的啥圖語……”

“巴蜀圖語?”我心中一動,脫口而出。

金沙王朝是從魚鳧王開始的,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續,當年古蜀時期第一任國王蠶叢王以及第二任的柏灌王,都是定都的廣漢,也造就了三星堆的輝煌。可以說沒有三星堆也就沒有後來的金沙。而巴蜀圖語則是聯系兩個遺址最直接的證據,這是古蜀國時期一脈相承的文字,廣泛用於祭祀等宗教儀式,是一種可以和“神”溝通的特殊文字。

但對於這些文字最早的起源,卻至今不可考證。三星堆雖然是1986年才進行大規模的發掘工作,可是在1929年就被當地農民燕道誠與兒子燕青最先發現,當時出土了三百多件玉石器,大部分都不知所蹤。

1931年春英國傳教士董篤宜以傳教的名義聯絡當地駐軍和政府收羅了大量文物,後交給美國人開辦的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1934年董篤宜更是取得考古資格,在燕氏父子發現玉石器的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共出土文物600多件各類文物,很可能老姜頭所說的裝有羊皮紙的壇子就是其中一件。

正當我陷入沉思時,老姜頭卻沒有停下講述,我搖搖頭,將這些念頭暫時封存起來,仔細聽他講董篤宜的故事:“那是1935年,姓董的傳教士來到我們村子,說是挖出的羊皮卷中有一副圖,圖中標注了古代一個皇帝的墓葬,就在雷鳴谷中。那年這個傳教士征集了大量村民進入雷鳴谷,進去的人有七八十人,可最後活著出來的,只有十來個而已,其中有一半是村裏人。姓董的傳教士帶著一個箱子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幾個活下來的村民都是我們長輩,對谷內的事也三緘其口。不過從那開始,村子裏長壽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最近幾十年,為了保住這個秘密,好多老人到了接近百來歲就上報給政府說已經老死,其實……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