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眼球崇拜(第4/8頁)

“不錯,古蜀國一直存在眼球崇拜的習俗或者說信仰,從開國君王蠶叢王開始,到最後滅國時期的開明帝,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跨度裏,都對縱目現象有近乎癡迷的崇拜,而這些眼球狀的縱目神肯定是有其存在的意義的,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其中的意義何在,或許這是當年的研究所破解的金沙古卷中記載的,制造長生藥的關鍵?”敖雨澤皺眉說。

“我們現在在這裏胡亂猜測也沒用,先朝前進去看看,我想既然秦峰堅定地告訴我們研究所裏還藏著極大的秘密,而且我們在通過水池後的確也找到了上次沒有發現的地宮,那麽答案說不定就在前面。”明智軒倒是樂觀,萬一等會兒遇到危險的時候,他還能如此淡定就更好了。

走了大概七八分鐘的樣子,前面的通道漸漸變得整齊起來,雖然還免不了帶著幾分粗獷,可人工的痕跡越來越濃。

“不對勁,這裏的墻壁,絕對不是六十年代修建的。”敖雨澤用手摩挲著墻壁的石頭,有些不解地說。

“不是說這裏研究所的前身,最早是劉湘在三十年代修建的嗎?”我問道。

“也不是三十年代,這裏修葺墻壁的全是石頭,石頭之間沒有使用水泥和石灰,更像是用的糯米和蛋清以及人血的混合物,這是古代築城的工藝,至少有幾千年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站著的通道,實際上是古蜀國的人修建的!”敖雨澤肯定地說。

我心頭一跳,上次在金沙遺址附近的地宮,不過是一個簡陋到極點的祭祀坑,而且金沙遺址我也去過,裏面的文物發掘坑似乎也很粗糙,看不出城郭的痕跡,只是出土的文物十分精美且意義重大而已。

可現在我們身處的地宮,原來我們都以為是一座近現代才建立的研究所,只是修建的時候利用了自然的地下洞穴空間,可我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這個研究所,竟然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座古蜀時期就存在的地宮旁邊。)不過這也從側面讓我們明白了當初的研究所為何會修建在如此偏僻的地方,或許當年正是因為發現了這一處地宮,而一些研究工作必須借助地宮本身才能進行,因此才將研究所修建在地宮旁邊,方便就近做古蜀方面的研究。

不過這也僅僅是我個人的推論,至於當年的實情是否如此,卻是誰也不知道的歷史秘密了。

“前些天我還在期待自己能像電影中一樣去某座古代大墓中尋寶,如果是古蜀時期就存在的地宮遺跡,這不是更加有趣嗎?”明智軒眼睛一亮,笑著說。

我橫了他一眼,就算我是個考古的外行也知道,如果真是古代的地宮遺跡,那麽我們要面對的困難恐怕比想象中還要嚴重得多。

先前我們對於廢棄的研究所多少有過一些了解,甚至敖雨澤還從一些隱秘的渠道知道了這個研究所部分保存在官方的資料。對於危險的認知,也是局限在當年的研究所制造出來的一些殘次品生物武器,比如巴蛇神或者縱目神這樣的詭異生物。

可現在看來,既然這些生物有可能是在研究古蜀文明的過程中誕生的,那麽當我們面對真正的古蜀文明的遺跡時,又會遇到什麽?

看著前方黑黝黝的通道,還有通道兩邊巨石砌成的墻壁,我打了個寒戰,似乎此行,遠遠不是我們事先所設想的那麽簡單。秦峰被縱目神擄走,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而更多的未知危險,還在前面等著我們。

我和敖雨澤都不像明智軒那樣大大咧咧,我們都是惜命的人,就算敖雨澤的特殊身份讓她心中全無畏懼,可我和她恐怕都只是為了解開當前的謎題才來的,不像明智軒這個家夥,純粹是為了個人愛好來冒險的。不過說起來,當真的有危險來臨的時候,明智軒這家夥卻是比誰都逃得快,也不知道他是否有受虐的傾向,一方面其實也十分怕死,另一方面又享受生命時刻受到威脅的生活。

很快,我們走到了通道的盡頭,眼前被一道石門擋住了去路,我和敖雨澤仔細地在石門周圍查找了一番,沒有發現任何可以開啟石門的機關,但幸運的是也沒有任何陷阱。

這道石門出現得十分突兀,就像是一塊巨大而平整的石頭,突然從拱形的門戶上方落下,將整個通道遮掩得嚴嚴實實,沒有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縫隙,因此連鎖具都省下了。

敖雨澤用一些小巧的儀器探測了一番,搖搖頭說:“石門完全是實心的,厚度至少有三十公分,就算用塑膠炸藥也不一定能夠炸開,除非先在石門上開一個孔,將塑膠炸藥塞進去。”

我和明智軒都抓瞎了,這麽說來我們是前進無路,只能被困死在這裏了?

我不信邪,使勁地推了推石門,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只是將石門上的一些不知道多少年的灰屑給磨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