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波三折(第2/3頁)

少小離家老大回一句沒得說,顯然是中藥當歸,鄉音無改鬢毛衰為白頭翁,兒童相見不相識意為人很陌生,取諧音人參,笑問客從何處來引申為出生之地,自然是生地。

才相聚為合歡,又作玉關遊是藥材遠志,縱使綠楊千萬縷為垂絲柳,也難系住君歸舟乃活血通經利尿的藥物叫王不留行,轉眼雪盈頭最簡單,顧名思義是何首烏。

十謁朱門久不開是隱喻,大門久叩不開意為經常上閂,取諧音為中藥常山。

滿頭風霜卻回來理解為披風帶霜雪,迷底是砒霜無疑。

歸家懶睹妻兒面,不想見妻子兒女意為郎要獨處,對應長在高山草坡的藥植狼毒。

撥盡寒爐一夜灰說的是爐中火盡,光焰消失,當然就是可入藥的火硝了。

風清雋寫完之後,眾人目光都望向宗斷耕,等他評判。

張之鶴說道:“首座,如果全部正確,又要如何確定?”

宗斷耕饒有興味地看著風清雋呵呵一笑說:“不錯不錯,女娃兒冰雪聰明,幸好本座還留了一手,不然豈不是被你難住。這三首詩詞其實暗指對應三位府主,你且再猜上一猜,挑出你中意的一首,即為你以後的師父了。”

風清雋眉鋒微鎖,目光在三張紙上逡巡幾個來回後,眼神一亮,這第一首乃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必然對應的是倒著念的張之鶴府主了,循著這個思路的話……但這其余兩首都暗含負心薄幸和閨中癡女的幽怨之意,倒是不好區分。

意味類似,那兩首的不同之處在哪裏呢?

一首是七言絕句,一首是憶江南詞牌的半闕詞,詩與詞之分,而詞溯源古稱長短句。

有了,詞指向府主常端居沒毛病了,那詩必然就是指代一罄師姑了。

哈哈,郎君歸家不理妻兒是移情別戀,移情與一罄,首座大大還真是不怕師姑介意啊。

風清雋可沒敢明言,只說了自己以排除法選出了代表一罄的一首。

宗斷耕聽罷微笑一拍掌,正要確認答案,旁邊的常端居搶先說道:“宗首座,我還有異議。本峰選擇弟子當以座師資歷能力為先,靠猜迷有些兒戲了吧。”

宗斷耕聽了心裏不悅,臉色上卻沒帶出來。這個常端居和他同輩,一身毒功精深霸道,在府主中資歷又最長,曾和他爭奪首座之位未果,所以行事經常以老賣老,敢於和他當面頂撞。

宗斷耕轉頭問道:“那依著常府主之意,又該如何確定呢?”

常端居往對面圍觀的弟子群中掃了一眼說:“我看不如我們三位府主各出一名弟子比試煉丹之術,誰的弟子勝出,則說明師父教授有方,有選擇弟子的優先權。”

一罄馬上反對:“我不同意,弟子們的資質和修行時間不同,擇徒應以相互契合為主,其他弟子一時的勝負並不能體現這一點。”

一旁的張之鶴也隨聲附和一罄的看法。

宗斷耕見三人又起爭執,把手一擺,提高聲音說道:“都不要再說了,三位沒必要為此傷了和氣,本座再出一法決之,你等不得再有異議。”

“本座認為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那就不比煉丹之術,也不強調契合與否,來比一比綜合實力。”

“你們三位各自選出一名弟子,本座現場制作三張同樣的丹符,三名弟子各顯手段,不論是術法武技還是火煉丹攻,誰的弟子先破了丹符誰贏得選擇權。”

“修真界實力為尊,三名弟子總是有長處和弱項,這樣兼顧實力和機緣,就這樣決定了。”

三位府主均自點頭不再說話,各自叫出一名弟子,卻是舒荒、田凈沙和一個名叫陶金碧的女弟子。

這時風清雋突然上前對宗斷耕說道:“弟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吧。”

“弟子不想任由師兄師姐決定我的歸屬。弟子不才,弟子鬥膽,願意加入比試。弟子在煉丹上自然不如,但願在綜合實力上試上一拭。如果他們有人勝出,弟子親身參與努力過了,自然甘心服從結果。如果萬一弟子僥幸占先,我希望可以獲得自主擇師的權利。”

宗斷耕朗聲大笑:“好孩子,有志氣,有膽色,無怪乎三位府主都對你青眼有加,本座準了。”

“本座提醒你,你適才猜中兩題,不要驕傲,滿則溢,滿招損,這一場想贏可不容易,也要動腦子。”

說完沖風清雋還眨了眨眼晴。

隨著他話音一落,宗斷耕取過桌上四張紙後手一揚,紙張飄浮懸於空中,他右手掐訣,指尖出現一道白色跳動的火焰,之後有數點閃亮的符文顯出,明暗不定地圍著火焰繚繞轉動,隨後沒入進去,然後火焰消失不見。

略一凝神,只見宗首座以指代筆,筆走連環,分別在四張紙上各寫了一個銀色的丹字,四張丹符輕飄到四弟子身前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