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雪為證 2(第2/2頁)

裴玄靜沉默著。

“靜娘……”

她擡起眼簾:“崔郎,你的心意我何嘗不知,又何嘗不想?可是現在,我還不能放手,我必須拿到玉龍子。”

“拿到以後呢?”

裴玄靜堅決地說:“我要把玉龍子交給皇帝。”

“皇帝?”崔淼震驚地瞪著她,“喂喂!我記得你是在執行王皇太後的秘密任務啊,而且還是瞞著皇帝進行的。怎麽又要把玉龍子交給皇帝呢?”

“我反反復復想了很多遍,王皇太後和漢陽公主派我來尋找質夫先生,卻費盡心機瞞著皇帝。為什麽呢?一個山人王質夫會對皇帝造成什麽威脅?王皇太後要找自己的族兄,皇帝也沒有任何理由非難。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王皇太後和漢陽公主要瞞著皇帝的,不是王質夫而是玉龍子。”她望定崔淼,一字一句地說,“她們不希望皇帝得到玉龍子。”

“那她們想把玉龍子給誰?”

“不知道。”裴玄靜認真地說,“但是我認為,皇帝比任何人都更配得到它。”

崔淼譏笑:“你認為?靜娘做得了玉龍子的主?”

“我當然不行,可是皇帝做得了主。”

夜已深了,破客棧裏沒有幾個住客,周圍鴉雀無聲。但在寂靜之中,又總能聽到一些可疑的聲響,像寒風從曠野中刮過,又像有人在睡夢中呻吟。

許久,崔淼才說:“靜娘終究還是維護正統的。開始如此,經歷了這麽多變故之後,仍然如此。”

“不,我也曾經動搖過。可是崔郎,自從踏出長安,從西到東,再從南到北,這兩個月中,我幾乎走遍了半個大唐,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叔父,還有武相公他們為什麽堅決支持皇帝,心甘情願地效忠於他。崔郎方才說得很對,玉龍子只是一塊玉石,本身並無神力,關鍵要看它落到誰的手中。安史之亂後,大唐山河破碎,最苦的還是百姓。當今聖上戮力削藩,拼勁全力要把大唐重新凝聚起來,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麽得益的仍然是百姓。玉龍子雖然只是一塊石頭,但天下人都以為它在皇帝間代代相傳,如果現在突然由別人掌握了它,並拿出來展示天下的話,對皇帝肯定會造成極大的困擾,甚至影響到社稷安定,所以……”

崔淼打斷她:“所以皇太後和漢陽公主都不及靜娘懂道理。”

“她們有她們的道理,但她們沒有對我明說。所以,我還是相信自己的道理吧。”

在她的眼中,皇帝就是那個苦心孤詣收拾著舊山河的人。他小心而頑強地拼合著帝國的版圖,像在拼合一片片的碎瓷。光憑這一點,就足夠贏得裴玄靜的尊敬了。對於皇帝的行為,裴玄靜並非總是認同,但她從未懷疑過他的明智。這已經成為她的信念,也應該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帝國的共同信念。玉龍子,將會強調這種信念。

不過,這顯然不是崔淼的信念。他冷笑著問:“你就那麽相信他?”連聖上二字都不願意說了。

“除了他,我還能相信誰?”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崔淼的雙眸仿佛在冒火。

裴玄靜直視他:“聶隱娘,是崔郎引來的。”

“沒錯。”崔淼笑得更恣意了,“還有呢?”

“真的是王皇太後命崔郎到青城山助我的嗎?”

“不信可以去問啊。”

“崔郎!”

崔淼道:“後面的話更不好聽,還是我代靜娘說了吧。是我對金仙觀地窟感興趣,讓禾娘去哄騙自虛,要到那下面去玩耍。自虛心眼實誠,果真帶她下去一遊。否則也鬧不出後面的禍事。靜娘不會受到牽連,自虛更不會差點兒被皇帝誅殺。所以,金仙觀之事,也該算到我的頭上。嗬,其實哪件事不該算到我頭上呢?從一開始靜娘誤入賈昌老丈的院子開始,再到金仙觀的地窟,從《蘭亭序》到《璇璣圖》,再到今日的玉龍子,樁樁件件麻煩都與我脫不開幹系,靜娘要怪我,我實不敢喊冤,就算靜娘要殺我,我也該引刀自剄才是。”他咬牙含笑說完這番話,眼中的火焰仿佛被一場暴雨澆滅了。

裴玄靜調轉目光,不忍再看。

又過了許久,崔淼啞著喉嚨問:“下一步,靜娘打算怎麽做?”

“李愬將軍駐紮的文城柵離此地不遠,我準備去投他。我會把聶隱娘和玉龍子的情況都稟報給李愬將軍,由他來定奪如何搶回玉龍子。”

“那我呢?”

“崔郎不是想隱匿江湖嗎?”

“哈,”崔淼問,“靜娘就不怕我去蔡州,給聶隱娘通風報信?”

裴玄靜垂眸不語。再談下去似乎沒有必要了,況且,天色已蒙蒙發亮。

今晨寒意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