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無盡恨 4(第2/3頁)

“韓湘不會說謊。”聶隱娘又冷冰冰地拋出一句。

馮惟良反唇相譏:“那就是我說謊了?”說罷微合雙目,幹脆不理睬他們了。

聶隱娘眉頭一皺,正要發作,卻被人扯了扯衣袖。

裴玄靜輕輕向她搖頭道:“走吧。”

三人退到老君殿外,崔淼說:“這老道分明知道些什麽,怎麽讓他開口呢?”

“這有何難。”聶隱娘憤然道,“你們等著,我這就去把他的嘴撬開。”

裴玄靜忙攔道:“不妥。”

聶隱娘越發煩躁:“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想怎麽辦?”

“再想想。”裴玄靜向崔淼使了個眼色,兩人一前一後夾著聶隱娘,走出觀前的山門。

白雲觀位於天台山頂,觀前只有一塊不大的平地,再向外便是陡崖峭壁。山谷中雲霧聳動,一直沒過腳面,看似平川萬裏,實為無底深淵。一傾瀑布在對面的山崖直掛而下,波濤轟鳴振聾發聵,噴濺的水花打散雲霧,能依稀看見下方有一座石梁飛架在兩堵峭壁之間。瀑布挾帶萬鈞氣勢沖向石梁,區區不足數尺的石梁似乎被飛瀑一阻兩斷了。裴玄靜他們上山時就聽人介紹,天台山上有一處勝景名為“石梁飛瀑”,想必就是這個。從高處俯瞰,果然既險峻又飄逸,令人嘆為觀止。

只可惜美景當前,三個人都毫無興致。

裴玄靜說:“你們想一想,就算玉龍子真在天台山上,馮惟良道長現為道教南派各宗的首腦,保護玉龍子是他的職責,他當然不會輕易向幾個來歷不明的陌生人透露實情。”

“要不……把皇太後擡出來?”

“不妥。”裴玄靜向崔淼搖頭,“首先,我們空口無憑。其次,我這次出行是瞞著皇帝的,可見在玉龍子的問題上,皇太後和皇帝的立場並不一致。我現在貿然擡出皇太後,不僅於事無補,還有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所以還是我去用刀架在那老道的脖子上,看他說不說!”聶隱娘不禁心焦。

裴玄靜望著她,堅決地搖了搖頭。

聶隱娘泄氣了。她再心焦,也明白馮惟良這種人道行深厚,生死早就置之度外,對他來硬的只能遭致蔑視。她必須耐住性子,等裴玄靜想辦法。

裴玄靜思忖著說:“假如我們之前的推斷都是正確的,那麽道士楊通幽東渡日本時,就從楊貴妃的手中取回了玉龍子。而且,玄宗皇帝當時已退位為太上皇,遭到肅宗皇帝的軟禁,所以只得以道士做法的虛妄之詞掩蓋真實目的。所以楊通幽身上並未攜帶玄宗皇帝手書或者其他信物,那麽他該如何取得楊玉環的信任呢?”

崔淼道:“對此咱們不是已經有推論了嗎?《長恨歌》中‘夜半無人私語時’幾句,玄宗皇帝告訴了楊通幽一句只有他與楊貴妃之間才知道的密語。楊通幽只要說出這句話,楊貴妃就能知道其來意,不會再懷疑。”

“所以楊通幽說出的是帝妃之間的誓言:‘願生生世世為夫婦。’楊玉環便信了,從而交出玉龍子。”

“應該是吧。”

“那麽對馮道長,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試試看?”

“對著他說出‘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崔淼皺眉道,“你去說還是我去說?好像都挺怪異啊!”

“也是。”裴玄靜同意,對一個須發皆白、飄然若仙的老道士說出夫婦之間的誓言,未免太不合宜了,“楊通幽是代表玄宗皇帝去見楊貴妃,用夫婦盟誓做暗語還算恰當,可是對於道門來說,應該用什麽話來作為交付玉龍子的暗語呢?”

裴玄靜和崔淼異口同聲地說出:“《道德經》!”

王質夫在危難之際,給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是《長恨歌》的作者白居易送去一卷玄宗皇帝禦注的《道德經》,其中肯定隱含深意,此刻,裴玄靜終於感到趨近真相了。

用《道德經》中的話作為引出道門寶物玉龍子的暗語,絕對恰如其分。但又因為玉龍子是玄宗皇帝交予道門重新保管的,那麽如果他與道門約定暗語的話,用他本人注解的《道德經》中的詞句,肯定是最貼切也最隱秘的。

裴玄靜激動地說:“崔郎,暗語肯定在天長地久章中!”

崔淼也頻頻點頭:“我記得玄宗皇帝的注是,‘標天地長久者,欲明無私無心,則能長能久,結喻成義,在乎聖人,後身外身,無私成私耳’。可是,這麽好長一句中,究竟哪些是暗語呢?”

裴玄靜想了想:“少不得再去套一套馮道長的話了。”

至少這一次,他們有的放矢了。

馮惟良看到重新返來的裴玄靜三人,仍然是波瀾不驚的面色,和藹地問:“貧道還有什麽可以幫到諸位的嗎?”

裴玄靜定了定神,將玄宗皇帝的注念了出來:“標天地長久者,欲明無私無心,則能長能久,結喻成義,在乎聖人,後身外身,無私成私耳。”因為不能斷定暗語究竟是什麽,她決定索性全部說出來看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