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偶遇一名拳混子(第2/3頁)

此外,這次的起死回生,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中丹田的五行已經立上了。

當然,它距離圓滿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五行都已生出,圓滿自然指日可待。

我打坐到子時末。然後起身,就近在林子裏走了一路五行拳。

體內五行證出,再走五行拳。我對發明這套拳路的前輩只能用佩服和仰視四個字來形容了。

拳路編的非常標準,每一個節奏,每一個細微無不考慮到了陰陽五行同人體之間的密切聯系。

這不是簡單的鍛煉身體的拳路。

這是一個,真正以武入道,通過五行拳來溝通天地的一套功夫啊。

尤其是在用意不用力的慢打,行樁過程中,這種體會尤為的明顯。

每一個動作做出來後,其內在的精氣神便會突顯出來,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釋放精氣神,要內斂要收,心要閑,要靜,不可急躁,慌亂。

要有那種隱士的風度,淡淡的,自然,隨著收功的動作結束,慢慢斂起精氣神,然後放平心思,體會天地沖擊身心後所產生的那一道融合的美妙感受。

真的是功夫不到全是謎。

我以前體會不出這些,現在我真的體會到了。

人的身體生出來後,每個人體內的五行都是有多有少,都是不齊全的。

正因這種不齊全,就影響了人的性格,轉爾性格決定了命運的走向。人就會走到了不同的命運軌道上。

但五行拳卻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

它很好地將五行力量調整到了一個中庸的合濟狀態,然後更進一步再來提升。

如此的話,五行拳對人體的養生功效,自然是不言而喻。

當然了,打形意的五行拳,一定要用太極的慢勁,綿勁,用意來慢慢的打。

切記,不可強行發力。那樣的話,完全就是一個耗了。

總結下來,傳統國術功夫,練力,有專門練力的法門,比如大杆子,石鎖,等等,這些幾乎同現代的搏擊術相差無幾,但力練到一定程度就得停了。再練,就是一個損耗了。接下來要練的就是氣。氣則通過站樁,行樁,等等的方式來練習。

很多人認為國術不能打,一是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二是把練氣同練力給混淆了。三就是忽視了喂手過招的這個重要環節。四就是練法,打法,演法,各個不同的東西,也讓人給搞混了。這裏面,電影,電視裏的一些東西功不可沒,君不見電影,電視裏武術師們表演的幾乎全是演法的內容。求漂亮?非也,其實真正國術發力打出來的東西,一樣特別的好看。

功夫都不是白來的,要既有力,下苦功,又要有氣,最終還要修一個靈。

只有三者齊備了,最終才能出真正優秀的功夫。

我把這些牢記於心,因為這全都是我經歷過,聽到前輩們親口給我講過的東西。

然後我計劃,有機會,盡可能散播出去,告訴人們真正的國術功夫是什麽樣的。

至於高術?

我搖頭笑了笑,感覺那個,還是讓它保持一份神秘性比較的好。

我在西湖邊呆了三天。

然後,感覺靈氣還是很不錯。轉爾,我報了一個旅行團,這個團的目標地點就是天目山。

第四天晚上的時候,我又去了西湖邊。

由於明天就得跟團走了,所以我打算繞湖走一圈,最後接一接這個地方的靈氣,跟著就轉去天目山玩兒去。

剛繞了一個來小時,我就讓一處林中的哼哈音給吸引了過去。

走到近處一看,只見有個中年男子,正脫了衣服,露了一個大光膀子,在那裏打……

好吧,他打的是形意拳。

他是發力打的,打的非常猛烈,勁氣橫溢,貫穿周身,力大沉猛。

但是……

我又抱臂斜斜的看了一眼,末了我輕輕嘆了一口氣。

這位中年大叔的情況跟端老爺子講的情況何其相似啊,他這……這幾乎就要出神通了。但只要一出神通,他這一身的功夫,基本也屬於練廢了。

他的眼圈微微的發黑,身上的皮膚泛紅,青筋在血管下一個個都繃起。

然後,他的肌肉很緊張,打拳的時候,周身的肌肉都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

這功夫讓他練的,這……

中年大叔看到我在觀看他練拳,他沒說話,只是一個勁哈哈哈,狠狠地練。

我等到他來回行了三四百下的劈拳後,我朝這位中年大叔一抱拳。

中年大叔掃了我一眼:“想學拳?”

我笑了下:“有點那個意思。”

中年大叔:“聽說過形意嗎?”

我說:“聽說過一點。”

中年大叔:“會打嗎?”

我擺了一個三體式的起手式,然後打了一記劈拳。

中年大叔立馬搖頭:“你這不行,不行,這個根本不行!你這發力,一點力都沒有,你這打的是什麽拳呐,這樣的拳根本打不了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