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徹底明白傳統武學的源頭(第2/2頁)

除了練,還有道門的醫功,要根據身體不同時期的反應,佐以不同的草藥,混在食物,粥中來吃。這個,就完全是師門的工作了。

練十年的本力,二十四歲站樁,一邊站,一邊挨打!

先是拳腳,後來是竹棍,木棒,鐵棒,重錘!

打完,再用藥酒來搽拭周身。挨了五年的打以後,才練對手拆招。拆招也是往死裏打,真正的生死相鬥。最後又是五年,三十四歲,才又開始修靜坐丹功。

這是一個真正出身道門的高手的修行經過。

沒有任何取巧的地方,力都是一分分練出來的,別不說,兩百斤的石鎖,每天單手提一千下……

想一想那個強度吧,絕對非人級別。

而這僅是外在之練,還有內在的醫藥之功。因為練的過程中,身體極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反應。

不佐以醫家妙藥來調,憑自身很難過去那一關。醫家妙藥,又並非是昂貴的補品,可能只是山野林中的尋常之物,但要對症來施的話,沒一番大本事,完全勝任不了。

如此,我終於明白。

道門現在為何凋零了。

習武成就之功,不是一人之力。而是集結了,醫,藥,等等很多方面的力量,最終實現的一個結果。

放眼現代,有幾人能吃得了這苦,有幾人能舍得了這俗世人的幸福來練這個。

所以……

我聽罷,感慨一聲,也就不多說什麽了。

那一晚,我收獲很多,同時我也知道了一個真正道門武者,傳說中大能力者以武入道的整個過程。

大體就是先套路,後煉本力,再站樁,同時練抗擊打功夫,然後行樁,對手喂招後,再練兵器。等兵器完全掌握了,到了這一步,按前輩話講,一部份人就下山歷練了。

他們或是開鏢局,入綠林,或是入朝廷,做武官。而這些人就撐起了,華夏世界明面上武術一脈的東西。而另一部份人沒有選擇過早下山,他們就繼續往深了修,接下來就是入道,內在精神,丹道術法之類的周天功夫了。

所以世面上看到的很多人練武,都是小時候練套路開始。

但是……

往往套路下來,就沒有再繼續練了。如此,也就造成了華夏武字一脈的斷層現象。至於後面的入道,更是罕有人去深修,深學了。

端前輩的這一番談話,徹底揭開了我心中隱藏的無數謎題。

古老華夏的真正武術功夫的來歷原來是這樣啊。

而正是那些修完了兵器就下山的人,他們在山下,把身上的功夫經過種種演變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形意,心意,八卦掌,三皇炮,諸如此類的東西。

因為我們看這些功夫的最初祖師,比如董海川前輩,都知道他創了八卦掌,可是他師父是誰?沒錯,他的師父是一位道人。

很多功夫,拳術的源頭處,都有一位我們不知道詳細姓名的道人!甚至就連所謂的少林功夫,齊前輩說過,那個時候佛盛於道,尤其是宋代時期,很多人佛道都不分家的。所以,很多的少林功夫,其實也是道門的東西。

道本如此,萬法之源!

我會心一笑,終於在心裏把這一切明了釋然了。

至於我,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傻傻的走下來。一步步在前輩的安排下,憑著心裏的一股子傻勁,通過種種巧合的機緣,磕磕絆絆,這才學到了一身的高明本事。

但在此之前,我對這一切都不是很了解的。我不知古老華夏武學是一個什麽樣的體系,是一個什麽樣的流程,同樣我也不知道真正習武之人要走的路是什麽的。

現在,我明白了。

心念一時就無比的釋然,然後我在一片如雷的鼾聲中,心守空明,即一念不生,又仿佛生了冥冥中的一念,就這樣,一直坐到了天亮。

天亮後尚彪打了個哈欠,抻個懶腰起來了。

“咦,我幹啥睡這兒了。”他一臉古怪地看著我說。

我一笑說:“你說你昨晚害怕,你就睡到這裏了。”

“嘿,真不好意思,讓你在地上幹坐了一晚。嘿嘿,那啥,我晚上有沒有說夢話啊。”

尚彪好奇問我。

我說:“說了,你說了。說很多呢。”

尚彪一擺手說:“哈哈,就知道得說,我這人就有這毛病,愛說夢話,行了,啥也不說了,我說啥你可別信啊。全是瞎白話,真的,全是瞎白話!”

尚彪嘿嘿一笑後,又自顧說:“其實吧,有一些,也不是白話。嘿,反正,你自個兒琢磨去吧。走!看這老外早餐吃的都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