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走過去的路,明未來的路(第2/3頁)

勝大哥跟怪人一起,翻越了天山去了另一個國度,他們這是要從俄羅斯去歐洲然後以此為突破口,來接海外的那兩支因緣。

是的了,都是那些人,到我的國家來搗亂,然後引了一批批無辜人送命。

是該我們主動出手的時候了,這樣的話,會最大程度減少無辜人的牽連,從而起到一局定勝負的效果。

當然了,實際交手,不可能一局。

但這樣做能減少國內練家子的傷害卻是真的。

當齊前輩把他接受到的信息告訴我時,我心裏已經明白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了。

然後,我們離開這裏,又去了香港。

費家的宅子已經封了,這裏的主人不知去了哪裏。

一切物是人非。

我們走了一圈,又回內地,去重慶附近的深山。

然後我遇到了封隱南,劉志清。

封前輩知道我的事,並且他竟然對齊前輩非常恭敬。言語中的意思,好像齊前輩的輩分比他還要大。

幾人相見,沒聊過往之事。

因眾人都知我的事,都知我在修行。

是以封前輩沒多說,只是備下了鮮果,還有一壺上等的百花酒款待我和齊前輩。

我們品了酒,又聽封前輩彈了一曲。

這就跟封前輩告辭了。

臨行之前,封前輩說了一句話,這話是送我的,他說的是:“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以道服人,以力服人,以禮服人,少行殺孽,多布道統,牽因引緣,會聚一身,重歸故裏,再證神通!”

我明白前輩這話的意思。

海外那些人,大多是華夏人。

我是要走出去,然後了解他們的生活,社會。了解他們的實力等等一切,最終再把因緣全引到我的身上。末了,引了他們回來。再在這華夏之地,證個神通,得個結果。

如此,這場大大的風波,才能最終有個定論。

要不然,因緣分散,最終只會牽連傷害更多的人。

同樣這也是齊前輩苦心栽培我的重要原因。畢竟我接受過高等的現代教育,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對計算機,互聯網,等等一切現代社會的東西應用自如。

老輩人想做,可他們卻再沒有那個精力去學習了。

尤其是一門外語,那個真要打小學才可以的。因為發音,語法什麽的倒都還是其次。重要的是那種思維方式,習慣。這個讓老前輩們去學,真的是為難他們了。

是以,我就得把這個擔子挑起來,去完成他們沒做成的事。

可這了解,會聚,牽引,談何的容易?

這絕非朝夕之功。

但這個任務,卻很和我的胃口。

如果我親自去英國,把範師父接回來,安排他跟馬彪子在陜西當年拜師的地方見面。這會不會更好呢?

是了,我要去,把他們接回來。

要去把這恩怨化解,然後將一位位的老前輩,一位位真正的道統傳人都接回來。

咱們了結恩怨,一起回家!

離開封隱南住的地方時,齊前輩看著我說:“你明白將要走的路了吧。”

我說:“明白,看清楚了。”

齊前輩微微嘆口氣說:“還有件事,華夏文明去了海外,有一些人是在宣講正統的東西。還有一些人是在歪曲華夏的文化。這類的小人,你不得不防。必要時,不用太客氣。但一樣,少行殺孽。”

我感慨說:“懂了,我現在已經全懂了。”

齊前輩:“這就好,走吧!我們去華山,然後到羅布泊看看。”

我和齊前輩去了華山,在全真崖下,打了一天一晚的坐。第二天,又動身去了羅布泊。

我們是騎的摩托車,一人一輛。

到了後,齊前輩感慨說,其實這裏就是昆侖海。上古時這裏一直向西橫跨了歐亞大陸的很大一片地方都稱為古時的昆侖。

上古昆侖是真人地,這裏多有一些真人在此悟道修行。

只是後來因為那個東西……

齊前輩指了下月亮說:“因為它的原因,這裏的洪水泛濫,山嶽受淹。”

講到最後,前輩說:“其實這些都是神話了,畢竟這已經是過去嘍,我們能感知到的,就是現在。”

走過羅布泊的幻境,我們又重返了秦嶺。

然後一一拜會隱修高人。

見到了很多人,大多很平凡,但卻讓人震撼。

喝過茶,吃過飯,一路行過後,我知道此行最關鍵的西藏之行來臨了。

這一行,我要面對的是我身上的功夫。

它究竟回沒回來,到了什麽樣的地步?我能表現的怎麽樣?會不會讓人把我再弄掛了。

說實話,想起阿裏的那個試煉空間,我心就有些忐忑。

所以……

我真的很想知道,自已行不行。

我看了眼齊前輩。

他目露微笑,意思是,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