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頁)

“是的,刻度上的三十三。”

“完全正確。但刻度不止一種,三十三度還有第三層含義。”

蘭登瞥向爐子上的鍋,“溫度。”

“完全正確!”她說,“明明白白寫在我們面前,整整一晚!‘一切展露於三十三’。如果我們把這座金字塔加溫到三十三度……說不定它就會顯露出什麽。”

蘭登知道凱瑟琳聰慧過人,但她好像忘了某種常識。“要是我沒弄錯的話,想要三十三度就幾乎要結冰了。難道我們不是該把金字塔放進冰箱嗎?”

凱瑟琳笑了。“我們要是照著署名‘真一神’的偉大煉金術士和玫瑰十字會神秘學家寫的菜譜做,那就不能放冰箱。”

艾薩克·牛頓寫過菜譜?

“羅伯特,溫度是煉金術裏最基本的催化劑,它不總是用華氏或攝氏來度量。還有更古老的溫度度量法,由艾薩克創——”

“牛頓度量法!”蘭登恍然大悟,她完全正確。

“對啊!艾薩克·牛頓創建了一整套基於自然現象的溫度度量法。冰融的溫度就是牛頓度量法中的基點,他稱之為‘零度’。”頓了頓,她又說,“我估計你猜得出他將沸水的溫度定為幾度——所有煉金過程中的終極結果?”

“三十三度。”

“對,三十三!三十三度!根據牛頓的度量法,沸水的溫度就是三十三度。我記得我問過哥哥,為什麽牛頓會選這個數字。我是說,它看上去也太隨便了。沸水是煉金術中最基本的要素,他選擇三十三?為什麽不是一百?為什麽不是更高貴的說法?彼得的解釋是,對艾薩克·牛頓這樣的神秘學家來說,沒有什麽數字比三十三更高貴了。”

一切展露於三十三。蘭登望著鍋裏的水,又看了看金字塔。“凱瑟琳,金字塔是用實心花崗巖和純金做的。你真的認為沸水就能讓它們變形?”

一抹微笑展現在凱瑟琳的嘴邊,蘭登明白,她準是知道什麽他一無所知的竅門。果然,她信心十足地走到廚台邊,端起金頂花崗巖金字塔,放進了濾網。然後,小心翼翼地把整個濾網浸到滾滾沸水中。“不試不知道,對不對?”

國家大教堂的上空,中央情報局的飛行員將直升機鎖定在自動盤旋模式後,便開始嚴密監視建築物內外的動向。沒動靜。他的熱成像系統無法穿透教堂的石壁,因而,他無法得知小分隊在教堂內的行動狀態,但如果有人想溜出來,探測視鏡準能把他逮住。

六十秒鐘後,熱成像感應器躁動起來。它的探測器的工作原理和家用保安系統一樣,只要感應到有懸殊的溫差,警報就會響。通常,這意味著有人走過涼爽的地帶,但屏幕上顯示出的卻更像是一團熱霧,一團飄過草坪的熱氣。飛行員定位熱源,發現書院大樓側面的排風扇正在轉動。

應該算不上問題,他心想。這種情形太普遍了。有人在燒飯或洗衣服。就在他要扭頭的時候,卻意識到有異狀。停車場裏一輛車都沒有,整棟樓裏也不見一盞燈。

他又在UH-60直升機的熱成像系統上研究了半天。隨後呼叫分隊隊長。“西姆金,這可能是誤報,但……”

“白熱溫度記號!”蘭登必須承認,這招很絕。

“這就是基礎科學,”凱瑟琳說,“不同物質會在不同溫度時達到白熱化。我們稱之為熱標記,一直應用於科學領域。”

蘭登低頭察看浸沒在水中的金頂金字塔。沸騰的水面上開始升起裊裊熱氣,他還是沒看出希望的曙光。他瞥了一眼手表:十一點四十五分,心跳得更劇烈了。“你相信它加熱後會發光?”

“不是發光,羅伯特。是白熱。二者有很大的區別。白熱由受熱引起,但只在到達特定的溫度時發生。比方說,鋼材制造商鍛造梁柱時,他們會用透明質地的材料在鋼梁上噴出格子,一到目標溫度,格子就會白熱化,他們就能知道鋼梁已經造好了。再想想心情指環吧。只要套上手指,它就會根據你的體溫變色。”

“凱瑟琳,這座金字塔是十九世紀的造物!工匠在石盒裏嵌入隱秘的開盒鉸鏈,這我能理解,但使用某種透明的熱覆膜?”

“完全可行。”說著,她充滿期待地看著浸沒於沸水中的金字塔。“早期煉金術士一直用有機磷做熱標記。中國人造出彩色煙花,甚至埃及人——”說到一半,凱瑟琳戛然而止,緊張地注視滾水。

“怎麽了?”蘭登跟隨她的視線,也瞪著滾滾的沸水,卻什麽也沒看到。

凱瑟琳俯下身子,湊得更近去看。突然,她轉身就跑,直奔廚房門。

“你去哪兒?”蘭登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