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第2/16頁)

  趙惠文王得知後,心中大為不滿。趙章也變相得到了激勵,開始厲兵秣馬,預備用武力從弟弟手中奪取本該屬於自己的王位,於是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沙丘宮變”。

  沙丘位於趙國都城邯鄲以北,地勢平衍,土壤概系沙質,到處堆積成丘,故名沙丘。商紂王曾命人在這裏大興土木,增建苑台,放置了各種鳥獸,還設酒池肉林,使男女裸體追逐遊戲,狂歌濫飲,通宵達旦。到了戰國時期,沙丘為趙國屬地,趙王又在這裏設置離宮別館。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一同出遊沙丘,在沙丘宮①分宮而居。趙章認為時機已到,設下兵馬伏擊弟弟趙惠文王,但只殺死了相國肥義,隨即兄弟二人各領兵馬,在沙丘宮附近展開激戰。趙章最終不敵,逃入趙武靈王居住的鹿台,趙武靈王接納了他。趙惠文王隨即派重兵包圍了鹿台,搜出趙章,當場斬殺,並下令封鎖行宮宮門。趙武靈王欲出不能,在宮中找不到食物,把樹上的小鳥都掏出來吃了,最終還是被活活餓死。這位自以為處理家事比楚威王高明的豪傑人物,終以極其悲慘的命運謝幕。後人有詩吟誦道:“武靈遺恨滿沙丘,趙氏英名從此休。”趙惠文王為父親取謚號為“武靈”,取“尅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之意。

  ①沙丘宮:遺址在今河北廣宗。除了趙武靈王斃命於此外,沙丘宮還是秦始皇的殞身之地。秦始皇趙政出生於趙國,最終也死在趙地沙丘宮的平台上。

  趙武靈王餓死時,趙惠文王趙何才十四歲。據說封閉鹿台行宮宮門並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出自太傅李兌。李兌帶領四邑騎兵趕來援助趙惠文王,打敗趙章後,又強行闖入鹿台,斬殺了趙章。趙武靈王忍不住淚水潸然。李兌見狀,又與部下商議道:“我們圍攻過主父行宮,就此休兵的話,一定會被滅族。”於是繼續圍困鹿台,放行宮宮人離去,唯獨困住趙武靈王。三個月後,才敢派人進宮查看,昔日形貌偉岸的趙武靈王已成為一具枯屍,其狀之慘,令人悚然。

  雖然李兌出頭充當了黑臉惡人,但亦得到了趙惠文王的默認和許可。沙丘宮變後,李兌因“功”被拜為司寇,不久又升任相國,長期專斷國政。他深知自己困死趙武靈王之舉並不得人心,為消除隱患,大力迫害誅殺趙武靈王的親信。許多人被迫逃離趙國,其中不乏軍事才華傑出者,如趙武靈王的心腹侍衛長樂毅,逃往燕國後被燕昭王拜為上將軍,率領燕國全國之兵攻齊,以少勝多,連戰皆勝,一舉攻下齊國王都臨淄,盡取齊國寶物、財物、祭器。齊國幾乎被滅,後雖勉強復國,卻是元氣大傷,一蹶不振,由強國跌入弱國之列,再也無力與眾諸侯爭奪天下。

  樂毅原本是魏國人,其先祖是魏國名將樂羊,曾率兵攻取中山國,因功被封在靈壽,樂羊死後,子孫亦定居在這裏。中山復國後,又被趙武靈王所滅,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他少年聰穎,喜好兵法,深得趙武靈王喜愛。若不是沙丘宮變,原本可以成為趙國的一員良將。

  樂毅破齊後,威名震動天下,諸侯無不爭相奉迎籠絡。不久,燕國中了齊國大將田單的離間之計,削奪樂毅兵權,召其回國。樂毅慨然道:“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交出了兵符,卻拒絕歸燕,轉而回到趙國。趙惠文王喜不自勝,親授樂毅相國之印,封其為望諸君,極盡尊寵之能事。

  樂毅重新在趙國得勢,就意味著李兌的失勢。事情還不僅僅如此,李兌被趙惠文王免去相國之日,邯鄲百姓奔走相告,人人拍手稱快。趙主父的威名在趙國依舊凜凜如生,人們為他的慘死而憤憤不平,都在暗中盼望有朝一日罪魁禍首李兌會為他償命。這一天,眼看著就要到了。

  02

  李兌的宅邸位於大北城渚河北岸,傍河而建,風景秀麗。

  自從李兌被免職的消息傳開,許多邯鄲百姓自發趕來,爭相朝這座豪華宅邸擲扔瓦片、石頭、穢物等,發泄被壓抑了許久的怒氣。於是,門庭若市的前相國宅邸一日之內變得門可羅雀,眾多門客一哄而散。不少仆人也意識到大事不妙,暗中逃走,以免禍及自身。

  李兌焦躁地在堂中轉來轉去,盤算著下一步的計劃。他雖然依舊有“奉陽君”的名號,在趙國享有封地,但他自己心中很清楚,他在趙國的好日子到頭了。昔日趙國人對他不滿,他還可以靠權柄來壓制,一旦他失去了相國的地位,不等樂毅來報復他,這些愚蠢的邯鄲人也會騷擾得他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