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劉智普的心理選擇(第2/2頁)

我點點頭:“也就是說,父親能給劉智普帶來高度自信。”

“還有。”葉秋薇繼續講述,“表現出踏實與高度自信的同時,劉智普眨眼的頻率也比平時快了一倍,而且,他雙手時而做出尖塔狀手勢,時而又放在面部,用指尖遮住雙眼——兩種手勢交替了好幾次。”

“頻繁眨眼、遮擋視線——”我眉頭微皺,“視覺阻斷?”

“還記得他在宴會上對父親的反感和逃避麽?”葉秋薇說,“這和提起父親時下意識的視覺阻斷行為是一致的。總而言之,父親是他安全感和社交自信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他畏懼和逃避的人。這就是他面對父親時的矛盾心理。”

我一時理不出頭緒:“你是怎麽考慮的?”

“從戀母情結說起。”葉秋薇把左腳搭在右腳上,“通常情況下,有戀母情結的男人,會對男性親屬感到厭惡,進而認為所有男性都是肮臟的——比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劉智普的情況則比較特殊,因為他的戀母情結源於祖母,母親又是個和祖母截然不同的女人,所以對於母親所代表的其他女性,他一樣是充滿了恐懼的。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心理發展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對人際關系產生徹底、完全的逃避,進而脫離社會,自殺或者被送進精神病院。二,被迫在男性和女性之間做出選擇,信賴其中一方。他的心理顯然走了第二條路,而且從表現來看,他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了男性。”

我點點頭:“所以,他面對女性時會感到焦慮,有男性在場則會恢復自信。真是很復雜的心理。”

“後來,在我的引導下,他跟我說起了與父母有關的兒時經歷。”葉秋薇繼續講述,“祖母去世後,他回到父母身邊,母親當時很忙,對他的生活缺少關心,都是父親對他進行教育和照顧。他說,雖然父親當時一直也很忙,但總是會盡可能多地陪伴他,照顧他,給他帶來些許溫暖,如果不是父親,他可能早就活不下去了。同時,母親雖然很少關心他,卻經常對他指手畫腳,說他作業寫得不好,說他看上去沒有精神,說他不是個優秀的孩子。”

我心中一陣別扭:“這還不都是她一手造成的——虧她還是兒童心理學家呢。這樣的心理學家,恐怕只會給家長們造成誤導吧!”

葉秋薇不予評論,繼續說道:“很顯然,面對母親的冷漠、嚴厲,以及父親溫暖照料,劉智普選擇信賴父親所代表的男性。雖然心理問題仍然嚴重,但他總算有了融入社會的途徑。成年後,父親費盡心思對他前途進行的安排,也會進一步增強他對男性的信賴。”

我嘆了口氣:“盡管如此,對男性的信賴終究也只是融入社會的無奈選擇,他內心深處渴望的,還是對祖母的愛戀吧。”

“對。”葉秋薇看著我,“你所說的,正是他和父親之間矛盾的根源。他選擇信賴男性,自然會表現出許多典型的男性特質,勇敢、果斷、堅強。正因如此,父親才會費盡心思為他鋪路,把權力欲望寄托在他身上。但重壓之下,他會逐漸明白,前途、權力並非他真正想要的生活。但父親對他的心理狀況,一定不會有你我這般深入的了解,相互間的理解出現障礙,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

我恍然大悟:“矛盾——對劉智普而言,這是一次艱難的抉擇:現實要求他繼承父親的意志與夢想,內心卻驅使他尋求兒時與祖母的美好愛戀。就像剛才所說,如果你能通過暗示帶給他與祖母相處時的感受,甚至取代祖母在他內心深處的位置,他一定會對你言聽計從。”

“沒錯。”葉秋薇側身端起桌上的水杯,“那天中午的約會結束後,我立即就明白了這一點。當天下午,我就開始打聽並接觸與他交往過的女人,為取代他祖母的地位做準備。”

我掃了一眼關於劉智普心理分析的記錄,不禁陷入沉思: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