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神秘的X(第2/2頁)

我多少明白了她的意思:“X,她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X。”

“對。”葉秋薇說,“筆記的第十九頁,記錄了我丈夫自殺的事,後面也跟了一個X。第二十頁和第二十一頁,分別記錄了謝博文和丁俊文的死,也都出現了X,而且後兩個X旁邊,都加了重重的感嘆號。綜合這些因素,我認為,引起陳曦情緒波動的,並非計劃的失敗,而是這個可能存在的X。”

我另起一頁,寫下一個大大的X。

“進一步分析。”葉秋薇說,“在筆記裏,X一共出現了四次,分別在這四件事之後:徐毅中計、我丈夫自殺、謝博文遭遇車禍、丁俊文被妻子推下樓。你發現這些事之間的共同點了麽?”

我恍然:“四起事件的發生,都極大地阻礙了陳曦所在組織對M事件的調查。”

“完全正確。”葉秋薇的語氣帶著贊許,“但四起事件,一起是徐毅江主動犯下錯誤,一起是我丈夫主動服毒,另外兩起都是生活中的意外。每件事本身,都沒有值得懷疑的地方,但陳曦也明白,四件事接連發生,就肯定不是巧合了。”

我順著說了一句:“她懷疑四起事件都是受了某種形式的人為幹預,幹預者,就用X來代指。但她不知道,後兩起事件中的X,其實就是你。”

“這不是重點。”葉秋薇說,“重點是,這四件事之前,類似的事就肯定不止一次地發生過,所以陳曦他們才會懷疑有X的存在。我完全認同他們的猜測:徐毅江是國家秘密組織的高層,一定在訓練和實踐中鍛煉過信念與意志,不會為了一時痛快犯下大錯。我丈夫當時剛剛帶我走出生活的陰霾,而且加入了國家級研究項目,絕對不會突然自殺。兩起事件發生時,當事人都表現出了異常行為,行為異常說明心理異常,也就是說,兩人的心理很可能受到了某種形式的幹擾。”

“就像你對舒晴、呂晨和陳曦所做的那樣。”我感到一陣壓抑,“X對徐毅江和你丈夫進行了暗示,引導他們做出了那樣的行為。”

“還有一點能證明X的存在。”葉秋薇說,“我跟你說過的,還記得麽。09年3月18號一早,我去病房裏看舒晴,發現她一夜之間就學會了掩飾心理、抵禦暗示,就像有人在她內心深處築起了一道防火墻。”

“X。”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也是X幹的?!”

葉秋薇沉默了一會兒,說:“能夠在短時間內幫他人構建心理防禦,這個X駕馭心理的能力,絲毫不比我差。”

我陷入沉思:如果當年徐毅江迷奸葉秋薇的事,的確是A集團策劃的一場陰謀,如今謝博文已死,X身份不明,我所知的唯一知情者就是舒晴了。再者,如果舒晴突然出現的心理防禦機制真的是X幫她建立的,她很有可能知道X的身份,至少在2009年3月17號當晚見過他(她)。

也許,我該再去見見舒晴。

稍後,我又突然想起了徐毅江。如果他酒會當晚對葉秋薇所為是受了X的暗示,那麽他很可能見過X,至少能提前察覺到某種異樣吧?想到這裏,我問:“葉老師,那個徐毅江——”

“死了。”葉秋薇平靜地說,“殺死王偉後,我在09年的7月打聽過徐毅江的消息,08年過年的時候,有個同樣是無期的犯人把他殺了,隨後自殺。”

我默默點頭。想控制一個走不出監獄的重刑犯,對X來說肯定不算難事——不過,他(她)是如何接觸到那名囚犯的呢?如果接觸過,徐毅江待過的監獄裏,是否會留下有關X身份的線索呢?

我心裏想著這些,嘴上卻問:“請繼續,葉老師,你從這本筆記裏還察覺到了什麽?”

“周蕓。”葉秋薇說,“這本筆記的最大價值,就是為了指名了新的調查方向:尋找周蕓。謝博文和丁俊文已死,我丈夫又昏迷不醒,想通過A集團以外的人了解事情的詳情,就必須找到周蕓。”

我把死亡資料從頭到尾翻了一遍,並沒有找到周蕓的名字。

“你沒有殺她?”

“我根本就沒有找到她。”葉秋薇說,“但正是在尋找她的過程中,我對王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從而萌生了對他的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