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殺人不是為了報復(第2/2頁)

“逃避精神創傷。”我點點頭,“這是心理最基礎的自我保護形式吧。”

“是。”葉秋薇胸口出現了一次比平時稍稍明顯的起伏,“不過,任何機制都可以被利用。”

“你就用一首歌制造了車禍?”我問了第二個後來認為非常白癡的問題。

“哪有那麽容易。”葉秋薇平靜的表情下,藏著一絲復雜的笑意,“我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太多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恭敬地請她繼續。

“祈福那天的路上,我不動聲色地計劃好了一切。”她接著為我講述,“我們都捐了不少香火錢,希望來年一切順利,希望我丈夫能早日醒來——在這一點上,我毫不懷疑舒晴的誠懇。臨走時,小廟的主持叫住我們,說我們捐的香火多,心意真,菩薩深受感動,托他邀請我們參加來年正月十五的祈福活動。”

我掃了一眼死亡資料的第一頁:謝博文和舒晴遭遇車禍的時間,正是2009年的2月9日,農歷正月十五。

“那時候,舒晴每天晚上都會瀏覽一個社交網站。回來後,我就以校外某化學期刊編輯的身份加了她,跟她交流了一個晚上。專業的化學知識,讓她對我很有好感。之後,我到處尋找車禍的圖片、視頻資料,每天晚上,都通過那個賬號進行分享。”

“目的是為了喚醒舒晴潛意識中,關於車禍的信息?”

“是,但不能完全喚醒,只是稍加暗示。”她解釋說,“那些信息,只有在湧入意識的瞬間,才會對意識產生迅速有效的幹擾。如果完全喚醒,就會失去對意識的刺激作用。我的目的,是讓那些信息進入一種‘前意識’的狀態,漂浮於舒晴的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以便隨時為我所用。之後,我又換了另一個賬號,以化學愛好者的身份,再次加了她,並用新賬號分享了一些與駕駛有關文章。我分享的文章內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認為女性駕駛員存在短板,易出事故,另一種,是強調高速公路上易出事故。”

“暗示。”我深吸了一口氣,“真是高明的暗示。”

“最有效的暗示,就是不動聲色。”她繼續說道,“但我也明白,僅憑這些,還不足以讓車禍信息進入舒晴的‘前意識’。所以,正月十四那晚,我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

“什麽決定?”我已經完全沉浸在她的計劃之中。

“我去見了許願。我希望通過她或者她的家人,對舒晴進行一次直接刺激。”

“確實很冒險。”我對她的決定感到驚訝,“在這種刺激下,她很可能會主動回憶那場車禍,甚至回想起潛意識中的細節。如果讓她打開心結,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可就前功盡棄了。”

“是。”她說,“但如果不提前進行一次直接刺激,想瞬間喚醒她的創傷記憶,理論成功率並不高。我考慮了很久,也沒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何況,我當時心裏也沒什麽底氣,幹脆就決定放手一搏了。”

“心理微妙,很難把握,確實也需要冒險。”我一邊飛速記錄,一邊隨口問道,“那個許願……她怎麽樣了?”

“因為那場車禍,記憶力和邏輯能力變得很差,有時連句話都說不明白,性格也逐漸孤僻。她退了學,也沒法工作,去年還一直跟著父母住,在父母開的小超市裏整理貨物。”

“她的家人,沒有找舒晴的麻煩?”

“舒晴給了他們一筆錢,具體多少我不清楚,但事情就此平息了。”

我沉思片刻:“說說正月十四那天晚上的事吧。”

“我帶禮物去了許願家裏,只坐了一小會兒就走了。”她回憶說,“臨走時,他們一再挽留我,我說,叔叔、阿姨,其實我今天來,不光代表我自己,還代表舒晴。這些年來,她一直活在愧疚裏。她很想來看看許願,但卻沒有勇氣。她知道不可能得到你們的原諒,她也一直沒能原諒自己。最後我說,叔叔、阿姨,一個人的不幸,就別讓兩個人承受了。”

“你想讓他們主動聯系舒晴。”我猜測說,“事情後來是如何發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