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臟裏的氣泡

許慕天屍身的胸腹部已經被打開。

蘇采萱在助手的陪伴下,身穿嚴密的消毒解剖服,戴上醫用口罩護住口鼻,手持鑷鉗,仔細檢視屍體的內臟。許慕天死亡時間不長,又一直放置在冷藏間裏,但打開的腹腔內氣味仍很強烈。蘇采萱從醫以來,解剖過的屍體有兩三百具,但對這股氣味仍有些敏感,聞得久了,太陽穴隱隱作痛。

許慕天的腹腔內,腹膜廣泛水腫,顯然生前曾嚴重充血,炎性滲出達數千毫升,腹腔內積存大量膿液,腸管浸泡在膿液中,胃腸壁也高度充血水腫,正是彌漫性急性腹膜炎的症狀。蘇采萱想,李壽全的診斷還算正確,這人人品卑劣,但是醫術還過得去,只是內臟器官普遍水腫,要確定病原可就不太容易,而且屍身上的紫紺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蘇采萱手中的鑷鉗觸碰到屍體的胃壁時,心裏突地跳了一下,手感明顯不同。蘇采萱用眼神示意助手把聚光燈打亮,仔細觀察屍體的胃部,不禁大吃一驚。許慕天的胃在強光照射下,呈現出奇特的形態,有二分之一的胃壁幾乎是完全透明的,薄如蟬翼。

人類的胃壁是嚴密而結實的組織,胃壁組織由外而內分為四層,即漿膜層、肌層、黏膜下層和黏膜層,正是因為這樣,胃才能容納大量的食物,而且具有極好的柔韌性。像許慕天這樣的胃壁,一觸即破,怎麽可能存在於人體內,包裹並消化食物,完成它的使命?

難道這是許慕天患急性腹膜炎的誘因?

這個念頭在蘇采萱的腦海中一閃即逝,因為過於匪夷所思。活人怎麽可能有一個壁薄如紙的胃?另一個更合理的解釋迅速浮現於心頭——屍體內臟自溶。

所謂屍體內臟自溶,就是在人死後,屍體的細胞、組織、器官在細胞內酶的作用下發生破壞、軟化、溶解、消失的過程。

蘇采萱和助手對視一眼,心有默契,都接受了許慕天屍體胃壁自溶的結論。

可是,許慕天屍體上的紫紺究竟是怎樣來的呢?雖然程度不重,但是紫紺遍布全身,猶以指尖、鼻尖等身體末端最明顯。蘇采萱用鑷鉗在屍體肺部搜索,試探肺泡的腫脹程度,若有所思。她又把鑷鉗遊移到心臟表面,輕輕向下壓,忽然擡頭對助手說:“去打一盆清水來。”

助手打來水,蘇采萱又示意她打開攝像機,錄制下她取證的過程,留作影視資料。

待一切就緒,蘇采萱麻利地用屍解刀取出許慕天屍體的心臟,然後輕輕地放在水盆裏,助手詫異地看著一顆心臟在水面上漂漂蕩蕩,卻不沉下去。真是奇怪,心臟的比重遠超過清水,怎麽會浮在水上?

蘇采萱接下來做了一件讓助手大出意料的事。她舉起屍解刀,在心臟表面用力劃下,刀鋒所到之處,水中泛起咕嘟嘟的氣泡。助手至此才恍然大悟,一邊錄制影像資料,一邊由衷贊嘆蘇采萱的專業水準。

半個小時以後,蘇采萱向李觀瀾匯報了屍檢結果:“再次確認許慕天生前患有急性腹膜炎,嚴重程度足以致死。此外,許慕天的真正致死原因為空氣栓塞。”

李觀瀾精神一振,知道屍檢結果有所收獲,凝神傾聽。

蘇采萱說:“我在對許慕天的屍體進行屍檢時,發現他的心包未見異常腫大,但心臟體積卻明顯比常人的大許多,再結合他屍體上出現紫紺的情況,就把他的心臟切割下來放置在水中檢驗,在左右心房心室中均溢出大量氣體,在水中產生氣泡,估計氣體總量超過一百毫升。對常人來說,十毫升的空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後,就會阻塞動脈和靜脈血管,造成嚴重的循環衰竭,立刻致人死亡。許慕天的心臟內有達到致死量十倍的氣體,這是他的直接死亡原因,也是屍體表面發紺的原因。許慕天患病送醫院後,在不到兩小時內即宣告死亡,他的主治醫生李壽全未對他進行開刀手術,所以進入許慕天血管內的氣體不是手術導致的並發症,而是有人故意注入其體內的,極可能是利用輸液瓶作為作案工具。”

李觀瀾沉吟說:“利用空氣栓塞殺人,類似的案例我們以往也曾接觸過。從專業角度來說,這樣大的氣體量進入人體,需要多長的發作時間?”

蘇采萱說:“幾分鐘就夠了,一旦發作,幾乎無法搶救。”

李觀瀾說:“那麽案情就很簡單了,許慕天是在送醫後才被人強行注入空氣,也就是說,在他死亡前的十分鐘內與他有接觸的人即是嫌疑人。”

蘇采萱說:“當時急救室裏應該人來人往,略嫌混亂,兇手能夠在不被人發現的前提下,迅速完成作案過程,幾乎可以肯定是訓練有素的醫務人員。”

捋出頭緒後,李觀瀾立刻率馮欣然趕赴曲州市人民醫院,找來周祝修與李壽全了解許慕天臨死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