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強奸城市(第3/3頁)

那他就應該是一個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人。

在建築工地打工——具有一定文化——有人生挫敗的經歷——年齡不超過25歲。

最貼切的答案是:一個來自農村的高考落榜生。

如果是這樣一個人,那他一定還有其他的方式來表現他與其他在工地打工的農民工的差別。例如,與農民工們油膩的長發不同的幹凈利落的短發,表明他“知識分子”身份的眼鏡,也有可能是一件區別於沾滿水泥的工作服的白襯衫。

那麽,他就是一個短發、偏瘦、戴眼鏡、有一件白襯衫、左手腕戴塊金屬手表的人(左手腕應該有被害人留下的抓痕。而把表戴在左手上的人,習慣手通常是右手)。

方木陳述完自己的理由之後,專案組的幹警們一片沉默,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復雜的表情。的確,當推理的過程被一步步抽絲剝繭般再現以後,破案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而這個過程,又有幾人能準確地邁出第一步呢?

還是邢至森打破了沉默:“嗨,你當初把黃永孝的名字告訴我們不就完了,也省得我們費事了。”

大家哄的一聲笑開了。

方木沒有笑,始終盯著自己腳下的那塊地板出神。

案件順利送交檢察院起訴。C市市民也紛紛交口稱贊警方破案神速。邢至森想給方木一定的物質獎勵(之前邢至森委婉地向方木解釋,警方不可能向公眾宣布本案是在一個22歲的大學生幫助下破獲的,方木表示理解),方木拒絕了。邢至森問方木有什麽要求,方木的回答很簡單:在黃永孝上法庭之前和他單獨面談一次。

盡管很多人對這次面談充滿好奇,不過在方木的堅持下,局裏還是安排方木和黃永孝進行了一次不受打擾的面談。整個談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方木整整記了半個筆記本和兩盤錄音帶。丁樹成曾經聽過一段錄音,從談話的內容來看,涉及本案的很少,方木似乎更關心的是黃永孝從記事起到21歲之間的人生經歷。

黃永孝5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媽媽帶著比他大一歲的姐姐改嫁到外地。從此,黃永孝就跟父親生活在一起。黃從小就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談,但是學習刻苦,一直被所有人認為是本村最有可能考上大學的人。8歲的時候,黃永孝無意間撞見父親與本村的一個有夫之婦偷情,還因為這件事被父親暴打一頓。14歲的時候,當時在讀初中的黃永孝被一個高年級的女生帶到山上。當那個女生將黃永孝的手直接按到自己的乳房上的時候,他被嚇壞了,連滾帶爬地跑下了山。可是兩年後,16歲的黃永孝在一次下田勞動的時候,突然把身邊一個一直與他關系不錯的女生(與黃永孝是同班同學)按倒在田地裏,在她身上亂摸亂親。那個女孩嚇得大聲哭叫,引來了村人,才將女孩解救下來。後來在父親賠了一頭驢以及村裏長輩的調解下,此事才算平息。黃永孝的學習成績卻自此一落千丈。兩次高考失利後,黃永孝就隨叔父進城打工。一年多裏,黃永孝一共輾轉了五個工地,歷盡城裏人的白眼和排斥。由於性格內向,又比較孤傲,所以在每個工地待的時間都不長。閑極無聊的時候,黃永孝就去街邊的錄像廳看武打片。也正是在這裏,黃永孝第一次看到了A片。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整日腦子裏都是A片裏女性充滿誘惑的胴體,直到他在一天深夜跟上了一個晚歸的白領女性……

之後方木幾乎成了C市公安局的“顧問”。在他的協助下,一共破獲了一起綁架案、一起敲詐勒索案、兩起殺人案。在上述案件中,方木對犯罪嫌疑人特征的描述對案件的偵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