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案 亡靈對話

  1

  為響應公安部的清網行動,楚原市公安局展開百日會戰,口號是“偵破積案,取信於民”。

  這次清網行動的起因是全國罪犯基因庫的建立,科技的發展為偵破陳年積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些積案,當年都曾在社會上轟動一時,卻限於當時的技術和力量等因素,未能及時偵破,以致犯罪分子逍遙法外。多少辦案人員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卻功敗垂成,引為終生遺憾。甚至有公安幹警在病重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多年未破的懸案,諄諄叮囑後生晚輩,他日若能將罪犯繩之以法,不要忘記告知他,讓他在九泉之下瞑目。

  楚原市公安局的百日會戰,名副其實,為期整整一百天。市局局長掛帥,幾名副局長、政治部主任、刑警支隊長任副組長,發誓要打幾個攻堅戰,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可是理想和現實難免有差距。不管科技多麽發達,畢竟時空穿越還未實現,刑警們沒法子回到過去的犯罪現場一睹罪犯的真實面目。當然,如果他們有這本事,犯罪也就不會發生了,他們會趕在犯罪分子動手之前將他抓捕歸案。

  這些陳年積案,大多已經過去十幾個年頭,除去厚厚的卷宗外,保留下來的證據少得可憐。犯罪現場早已被掩埋在高高聳立的現代化大廈的地基下,而物證已經煙消雲散,當年的證人無處尋覓,即使能夠找到,許多年過去了,他們證詞的可信度已經大打折扣。

  所以,這場百日會戰,注定會艱苦異常。

  2

  市局下達死命令,其中一起必破的命案是十五年前的北塔服裝城滅門慘案。

  那是十五年前的冬天,臘月,空氣中已經飄出淡淡的年味,北塔服裝城旁的一幢居民樓的樓道裏卻充斥著惡臭。有居民發現,三樓一號的房門下面有黃色的液體流出,而惡臭也是從這戶人家傳出來的。

  接到報警的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一見這景象,就知道兇多吉少。拼命叫門後無人回應,請來鎖匠強行撬開門鎖,這名年輕民警目睹現場後既驚嚇又惡心,竟然跌跌絆絆地跑出樓門,在樓梯上大吐特吐。不明所以的居民見他這副模樣,都嚇得臉色慘白。

  室內的慘狀驚心動魄。三具屍體分別橫亙在三個房間。入戶門旁邊躺著一具男屍,經鑒別為這套住宅的男主人,也是北塔服裝城的批發大戶馬強。主臥裏的女屍是馬強妻子許美鳳,他們的獨生子馬駿馳橫屍於衛生間。根據現場情況分析,兇手為一人作案,入室後不容分說立即展開殺戮,三個人都被利器紮中要害,一刀斃命,顯示出兇手的殘忍、兇悍而身手矯健,而且心理素質極佳。

  三具屍體在室溫下暴露七天以上,已經嚴重腐爛,馬強的屍體更呈現出巨人觀的可怖模樣,呈黃綠色,腹部膨脹如鼓,皮膚潰爛,惡臭的屍水遍地流淌。也難怪年輕的派出所民警見到這人間地獄般的場景後要惡心嘔吐。

  室內有明顯翻動痕跡。經馬強家的親屬和生意夥伴核實,他家丟失的現金和金銀首飾,價值在一百萬元以上。警方將此案定性為入室搶劫殺人案,以發案日期將其命名為“1·23大案”。

  發生命案的三樓一號從那以後成為兇宅,即使在房市最火爆的年頭裏也沒人敢住。

  因兇手系流竄作案,而且現場除去幾枚殘缺不全的指紋外,沒有留下更多可供追查的線索。楚原警方在這起案子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前後兩任刑警支隊長都曾把它當成重點案件偵辦,卻始終無所建樹。到沈恕接任刑警隊長時,這起滅門慘案已被冷藏數年。

  十五年過去,沈恕再怎樣明察秋毫,再怎樣屢破大案要案,再怎樣享有神探的美譽,畢竟是凡夫俗子,又怎麽可能有通天本事,僅憑幾枚指紋就從茫茫人海中找出不知所蹤的兇犯?

  3

  2013年 8月17日。

  楚原市刑警支隊小會議室。

  沈恕這次辦案的招數有些匪夷所思——其實我真正想用的成語是貽笑大方,你們等一會兒就知道我為什麽這樣說了。

  “1·23大案”的主辦幹警有四人,沈恕、許天華、馮可欣、杜逸群。最後一個名字你們沒聽過,我在此之前也不熟悉,他是警察訓練基地的武術教練助理,中等身材,身手非常好,格鬥、擒拿、穿房越脊的本領讓人咂舌,在能人輩出的警察隊伍裏也算數得著的。據說杜逸群是清末傳奇武術家楊柳青的第四代傳人,不過他自己沒有親口承認過。杜逸群長期擔任民營武校教練,一年前才被警隊聘用,並沒有警察編制。他已經四十多歲,轉正的希望渺茫。這次沈恕親自點將,讓他協助刑警辦案,對他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表現好,沈恕說不定就能幫他解決編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