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大屋的秘密(第2/16頁)

老故事就只是這麽多了。從那以後,時鐘大屋就成了大家都害怕的地方,慢慢荒蕪下來。即使不是村裏人,只要聽了那可怕的故事,也都不會再接近那地方了。

害怕的人和不怕的人

但是,在大屋荒廢的這些年中,社會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因為住宅緊張、資源緊張、物價飛漲等多種因素,經過戰爭留下的所有東西,都經過了重新估量而使用。

縣裏的指示也發到了左內村——“為安置失去家園的眾多戰爭受災者,請準備盡量多的能居住的房間報告上來,如果有必須修理的房子,就報告需要什麽程度的修理。”

這指示的語氣非常嚴厲,對左內村來說,也面臨必須報告一定數量房屋的任務。

村子裏的人很為難,為此每天都開會討論。大家對於無家可歸者也很同情,可是一想到要和完全不認識的人同居一個屋檐之下,總是覺得不太舒服。

但是又不能對縣裏上報說“沒有房子”,大家都只有苦著臉嘆息了。

“怎麽樣,將那個時鐘大屋修整一下,用來迎接戰爭受災者如何?”

有人這樣說。

“不,那可不行。那種事情完全行不通!”

“那個宅子的事情可不能提啊,災難會降臨到村裏人的頭上的。”

說這話的人,是從過去就代代居住在村裏的人,聲音中透著恐懼。

但是,也有和這種意見相左的人。

“哈哈哈哈,又是時鐘大屋的怪談嗎?三年前我就聽過,幽靈從窗子裏向外看什麽的。現在還有這種傻話嗎?最要緊的是,縣官員來了,一看那棟大宅空著,問起來的話怎麽回答?難道說‘不,那個是鬼屋,人沒辦法住’嗎?那種傻兮兮的話一想就知道沒人會信的。”

“我也贊成北岸先生的意見。鬼屋也罷,聽到妖怪的叫聲也罷,這些說法都沒有根據。被外國人一聽,只會覺得日本人真是科學性低下的國民啊。一定會被瞧不起的。不如我們一起去那個宅子,打開窗子,做個掃除,看看需要修繕到什麽程度才能住人,調查後報告給縣裏。這樣的話,只要那一個宅子,就能充分解決縣裏攤派給我們村的面積配額了。”

贊成北岸意見的,是吉見。除了他,還有五六個人也贊成他們。這些人都不是從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後裔,而是這幾年才搬到村裏的人。但就連流傳著不可接近時鐘大屋的舊居民中,也有人支持他們的觀點。

這個會議足足持續了兩天。最後采取了北岸和吉見的意見,決定去時鐘大屋進行大掃除。

“你聽說了嗎?好可怕哦,他們要去時鐘大屋掃除了,還要住人呢!”

“真麻煩啊,那大家要開始害怕得苦著臉過日子了。”

“要好好地教育小孩子們呦,小孩子什麽都不知道,可能會跟著新來的居民們跑到那鬼屋去呢。”

“那麽,我家的音松,肯定會開心地去時鐘大屋探險啊。哎呀,又添了件操心事兒。”

就這樣,舊居民的父母們,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都要強調幾遍不許去時鐘大屋。

另一面,為了準備大掃除,七個年輕人打算先去時鐘屋進行調查。他們就是所謂的“新興班”,北岸是班長,吉見是副班長。

那是一個初夏的晴朗上午,七個人用繩梯掛在墻上,翻墻進入了時鐘大屋。正午時分,村裏人還能從村路上看到他們勞動的樣子。但是不知為何,那七個人卻沒有再從宅邸裏出來,都失去了蹤影。村裏人不禁害怕起來,難道,傳說中的恐怖終於降臨了嗎?

這個事件,成了以八木音松為首的少年偵探團開始活躍的開端。

偵探團的結成

怪事件終於開始了。早就說了那個屋子不能去,就因為這個,才有了“千萬別接近時鐘大屋”的說法。瞧他們都做了什麽傻事啊。

相信時鐘大屋被種下詛咒的左內村的老人們,認為北岸和其余的六個年輕人已經遭遇不幸。他們嘆息著:

“誰也不要再接近那時鐘大屋了。”

“只要一腳踏入那宅子,就會墮入血池地獄的啊。”

這樣的話,簡直成了村人相見時的接頭暗號了,在左內村中不斷重復。

這次的失蹤事件被上報給警察署。但兩名警察只是騎著自行車去村長處問了問情況,壓根兒就沒進時鐘大屋,就那麽回去了。

“連警察也不願意進去呢,進了那樣的鬼屋,就再也出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