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2頁)

早在一九二二年,教皇本尼迪克特三世就下令對此進行研究,作為教會研究的一部分,徹底調查在葡萄牙的一個遙遠的山谷裏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整個書稿都是用手寫的,墨跡退色成了溫暖的黃色,乍一看上去,好像是用金子雕刻出來的。雷拉的大主教對此進行過徹底的研究,前後一共耗時八年,他的研究成果後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梵蒂岡宣布說聖母瑪麗亞在法蒂瑪出現六次的這個現象是值得信賴的。原書附上的三個附錄分別完成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米切納就像教堂訓練出來的律師那樣認真細致地研究了所有的文件,他在慕尼黑大學學習七年,獲得了法律學位,但是他從來沒有從事任何常規意義上的法律事務。他生活在教會聲明和教規法令的世界中。這個先例跨越了兩千年的歷程,更多的是取決於對那個時代的理解而不是基於任何照章辦事的理念。他在法律方面的辛苦訓練已經成了他為教會服務價值連城的法寶,因為在神學政治這個混亂的泥潭中,法學邏輯業已成為一個同盟軍。更加重要的是,法律幫助他在那個被遺忘的信息迷宮裏面找到了克萊門特十五世所需要的東西。

那個聲音又響了起來。

是那種非常輕柔的吱吱聲,就像兩個大樹枝在微風中輕輕摩擦的聲音,或者是老鼠宣布自己到來的聲音。

他朝著聲音的發源地快步跑過去,眼睛環顧著左右兩邊。

什麽也沒有。

在左邊五十英尺的地方,是一扇走出档案館的門,他走進大門口,試驗了一下鎖頭,鎖頭開了,他用盡全身力氣試圖打開橡木雕刻的厚重的木門板,這時鐵折頁發出了輕微的吱嘎聲。

他辨認出了這個聲音。

遠處的門廳空蕩蕩的,但是大理石地面上微弱的燈光吸引了他的視線。

他跪了下來。

濕氣凝結成的透明的水珠嘀嘀嗒嗒地有節奏地滴落下來,水滴一直流到走廊,然後又通過門口流到档案館。水流裏漂浮著泥漿、樹葉和草。

他的目光順著水流的方向,最後在一排排書架的盡頭停住了,雨滴繼續敲打著屋檐。

他知道那些水坑是怎麽回事兒。

它們是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