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吼雷攀雲第十節 封沙行(第2/4頁)



他才提出要求,背後的那個老者短鏟飛舞,一條水槽蜿蜒而下,沿洞壁將上面流下的水送到橫切斜下新開洞的最裏面。

而後面的白胖子侍衛擡頭朝洞口高聲吆喝一聲:“接些碎石下來——”。白胖子的聲音很是脆亮悠揚,吆喝的調子也和市場上做買賣的很相像,看來這人做個販子要比當侍衛更合適。

有了泥水,有了碎石,聶小指便開始大展手段了。

流沙填石,是許多古墓外圍常采用的機括,它簡單實用,在一定深度範圍中鋪上細沙,沙中夾藏大石,這樣盜墓的在挖洞入墓時,挖空沙層就會導致沙中大石坍塌,盜者瞬間被埋。魯一棄是知道這坎面原理的,同時他還知道聶小指雖然不是盜墓行家,卻曾經是黃海灘塗上的挖貝魁首,最熟悉的東西可能就是泥沙了。所以在上面和他單獨商量的事情就是有沒有法子安全通過流沙填石段。

灘塗上的沙土泡足水後就非常堅實,需要不斷踩踏,讓其中水分滲出後才變得松散。所以朱家所說是用糯米湯封流沙雖然是好辦法,卻不是唯一的辦法,除了糯米湯外,泥水也可以封固住流沙。

在上面商量時,聶小指還查看了此處的泥土質地,此土丘上的聚土都很有粘性,再加上下面還有大段的黏土層,和水之後是很好的封沙材料。只要先讓流沙吸足水,這樣就可以將其拍實,拍實後的流沙不但可以大塊地挖取,而且不會續落。再加上挖沙前,摸準填石位置,用碎石塞補其虛落處;挖沙後用稀泥糊封壁面,這樣通過流沙填石的斷面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當然,做到這些事情必須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水,足夠那個通道周圍流沙吸飽的水,將黏土和和成泥漿的水。也真是天照應,大雨適時而至,這就保證了水的可靠來源。

當有一部分流沙吸飽水份後,聶小指再次將手壁探到沙裏。不過此時他沒再空著手,而是拿著碎石。在剛才已經摸準了的填石虛落位置,把碎石一塊塊塞進去。當填石被支撐穩當了,他便雙手將濕沙輕輕拍實,然後五指齊插,大塊地將濕沙挖出。

背後的老者是行家,他一眼就瞧出聶小指用的方法是極為穩妥的挖沙方法,只有用手去挖,才能感覺出沙子中藏有的東西,才能感覺出填石的存在位置,也才不會帶動一些不穩固的填石動作,這是任何工具無法代替的。而且濕沙雖然被拍實了,要不是雙手手掌、手指上帶著極大虛捧懸提的力道,那大捧的沙子仍是無法掏出的,這說明這雙手掌指力已經到達一個難以想象的境界。

沙子被連續接出,沙子上出現的洞口洞壁隨即就被用水澆濕,再拍實表面並用濕泥抹糊在上面。如此反復,流沙填石中的洞口越來越深。

往下走是不能直接踩在洞壁上的,也不能借助旁邊的填石做落腳點,所以只好在上面土洞中撐起一根橫木,然後用繩子將人慢慢放下。

聶小指挖出的洞要比上面土洞小許多,他不是“獾行宗”的人,他的目標只是要進到最裏面,不需要也不知道遵循洞口為棺槨可行大小的準則。不過即使這樣,他挖的洞還是有些曲折,因為要通過流沙填石的坎面,就必須躲、撐大石,除去小石。其實余小刺已經是作出很大努力了,好多不算小的石頭他都盡量移用來支撐大石,這才使得下去的通徑能保持目前的狀況。

“看樣子是見頂了!下面是大面子,而且沒沙了。”余小刺雖然是挖掘流沙的高手,卻不是盜墓的高手。

朱家的老者想和聶小指換個位置下去看看,可那要將聶小指從洞中拉出,然後自己才能下去,很是麻煩。聶小指看來是怕麻煩,他不肯上來。聶小指可能也是怕最後的功勞被別人得了,所以也不肯上來。也許他還怕將最早進到暗構中了的機會讓給人家,因為最早進入,獲得好處當然最多,也須一個物件就讓自己幾輩子舒坦了,所以更加堅決地不肯上來。

“那你說說是怎個情形。”老者見聶小指不讓位,只好在上面問。

“底下的大面子材料有點像木頭,可是沒有紋理,水洗後白中透黃,”

“咦?”上面的老者表現出一種奇怪的表情。

“好怪哦。”跟在魯一棄背後的白胖子聽余小次喊上來的話,也表現出疑惑。

“摸著有滑有糙,指擊如破竹,拳敲似悶鼓。”聶小指繼續將發現傳話上來。

朱家的老者到底是“獾行宗”高手,一聽這現象就知道結果了:“拳敲如鼓說明下面為空,這東西也許真的就是室頂,指擊如破竹,說明你敲擊的附近有裂紋,或者就是交疊連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