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吸引 第1節 打籃球的女孩(第2/4頁)



  我想他們能理解我的意思,因而相視一眼,長時間地沉默了。

  好半天,李姐說話了:“你的意思是說,昨晚不是默涵第一次發病?”

  “嗯!”我點點頭,“至少我覺得不該是。默涵把我認成別人,對你們說話的口吻也很奇怪。三個小時裏,她始終沉浸在自己的幻覺中,不能認清現實世界,如果說第一次發病就達到這個程度,那未免太離奇了。所以,我希望你們幫我回憶一下,她在這之前,有沒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呢?”

  “這個……”李姐問,“大概要回憶到多久之前呢?”

  “這麽說吧,我有半年多沒去你家了。之前,我是沒注意到什麽,那麽就想想這半年吧。”

  又是一陣沉默過後,“呃,我記得,她有一次在學校裏和同學鬧別扭,回家後悶悶不樂好幾天,這算嗎?”

  “沒事,你說你的,我慢慢琢磨。”

  “嗯……今年他們高中文理分班,老師建議她去文科班,可她堅持要學理,說是以後要考醫科專業……啊,還有,這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也不太好,班裏名次下滑到了第十位,她很不高興,回家也不理我們,把自己悶在房間裏待了兩天,這算嗎?”

  這好像都不算吧。

  誠然,也有人會為一些小事想不開,得了這個病那個病,或至少糾纏於一段時期。不過依我看,默涵的情況並非如此。

  作為一個年輕女孩,默涵除了個子高之外,沒什麽明顯的不同。

  但在她小時候,可不是這個情況。她有些先天不足,又矮小又容易患病,甚至還有一點哮喘。她的父親發了發狠心,毅然決然地把她送到自己的戰友那裏——這位戰友,是籃球教練,專門培訓“娃娃兵”。說來也奇怪,身子弱小黑黝黝的默涵小丫頭,看到籃球,不知道打哪兒冒出股子喜愛勁來。同期被送去的孩子有很多,教練笑笑,隨手拋出個球:“你們誰能搶著這個球,誰就留下。”

  有些孩子,放棄了;還有些孩子,一下子沖了上去。這不是籃球,更像是橄欖球——一堆孩子擠在一起,最下面的,用整個身體,緊緊護住球的,正是弱小卻又倔強的默涵。

  教練笑了:“呵呵,這小丫頭不賴啊,行了,你留下吧。”

  從那時開始了六年不顧嚴寒酷暑的不間斷訓練。這六年,也正是她的小學時光。十歲之後,默涵開始發育,她個子躥得很快,大概到十五歲,就已經比我高了。就算她不穿高跟鞋,也比我高了兩厘米。

  籃球訓練養成了她堅強的性格——這樣的孩子,會為一點小事而抑郁嗎?大概不會的。

  默涵最讓我贊嘆的一點,還不是她的運動神經,而是她的頭腦。

  她在隊裏打得分後衛的位置,表現優異,原本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可到了高一期末,她力排眾議,忽然“棄武從文”。她的文化課,也從沒有落下,她是憑著體育特長生的身份,才能進了北京一所重點高中,這不假;可是她棄武從文之後,還能考進班裏前十,憑的可是真功夫。

  這樣一個能文能武、性格堅韌的女孩,會因為學校裏一點瑣事,而產生嚴重的幻覺嗎?可能性很低。

  因此,我換了個話題:“李姐,您剛才說學校裏有些不愉快。那麽,和同學之間的矛盾,達到了什麽程度?老師有聯系過您嗎?”

  “不,沒有,”她毫不遲疑地搖搖頭,“默涵雖然不是班裏最優秀的學生,但是老師很喜歡她,還經常拿她做榜樣來表揚,沒跟我們說過什麽負面的消息。”

  呃,我忽然發現自己的處境很無奈,家長們在與我談論孩子的情況時,不是一個勁兒誇大孩子的問題,就是若有若無地忽視孩子的問題。這兩種極端,哪個都對我的工作起不了什麽作用。

  我正想說點別的,褲兜裏的手機震動起來。

  說聲抱歉,掏出手機看了一眼,是老威的來電,他那張大臉照片在手機屏幕上張牙舞爪。呃,現在老威是我的老板,按理說老板的電話員工不該不接,可眼下這種環境,算了吧,反正是周末,我沒理他。

  為了挖掘到有用的信息,我把話題又挑明了一些:“段哥、李姐,你們對輝輝這個人了解嗎?”

  “輝輝?!”他倆不約而同地詫異地望著我。

  “怎麽了?默涵不是把我認成輝輝的爸爸嗎?”我也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