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2/3頁)

契機是妻子埃倫的讀音錯誤。

看著用日語書寫的明信片,埃倫讀的是“搬家到了三十”。這麽一來意思是說不通的。其實應該是“搬家到了三重”。

本來三重的確可以讀作SANJU U,但在這裏卻應該讀成MI.E……

在對埃倫進行解釋的時候,他驀然間恍然大悟。

結城中校獨自一人統帥著特異的間諜組織“D機關”。他是校官以上的高級軍官,這不會錯。既然這樣,從前就一定應該在陸軍幼年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或者陸軍大學有學籍。可是盡管如此,不論怎麽檢查學籍冊,都找不到“結城”的名字——

總感覺好像是被蒙蔽了,會不會其實真的在名冊裏看見了他的名字,但卻疏忽過去了?

漢字有著好幾種不同的讀法。那麽反過來,也有著讀音相同但寫法不同的情況。

留心著這一點,普萊斯再一次從頭開始核查對應的學籍冊。然後,他看到了。

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陸軍幼年學校錄取卻在第二年就被退學的,有崎晃的名字。

“有崎”,ARISAKI,可以改變讀法,成為YUUKI,“結城”。

眼下還駐留在日本的外國記者中注意到這件事情的,恐怕就只有普萊斯一人了吧。不,這麽說起來,對日本人而言,改變姓氏漢字的讀法反而是盲點,所以才意識不到不是嗎。這是只有身為外國人卻能使用“阿龍”二字作為簽名的、普萊斯這樣的日本通才可能注意到的“特訊”。

不過,如果僅僅只有這些,還只是單純的間接證據。

於是普萊斯把目標瞄準了最熟悉有崎晃的人,也就是曾經在有崎子爵家做了許多年管家的裏村老人。他打算以了解亡故的有崎子爵的情況為名去接近老人,然後借機打聽出有關有崎晃的個人信息。結果——

從裏村老人那裏聽來的有崎晃的逸事,正是普萊斯想象中結城中校小時候的樣子。有著身為明治新政府擁立功臣又是陸軍少將的有崎子爵的門路,他步入軍人生涯應該毫無困難。而明明是高級軍官,名字卻沒有列在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的學籍冊上,其原因也大致有了解釋。

普萊斯差不多在中途就已確定,這次的采訪是“對路”的。

起到決定因素的,是有崎子爵葬禮時,臨時回國的晃悄悄告訴裏村老人的那句話。

“周圍的人,全部都稱呼我為‘公爵’。”

裏村老人最後披露的這句話傳入耳中的時候,普萊斯的腦海裏瞬間仿若地動山搖。那之後,他居然能設法裝著平靜的樣子告辭裏村老人的住所,連自己都覺得幹得太漂亮了……

普萊斯靠在椅背上,眯起了眼睛注視著裊裊升騰的煙氣。

公爵。

英語是“duke”。

首字母D。

——連起來了。

這一次,是真正發自內心地確信了。

長年在遠東擔任特派員的作為報社記者的直覺。還不止如此。

裏村老人的客廳裏,掛著一幅老舊的集體照。

普萊斯提出想看一下,裏村老人告訴他,在這張已經變色成深棕色的照片上,角落裏小小的那個人就是剛去英國留學沒多久時候的晃。一起拍照的少年們身上穿的是伊頓公學的制服。看來有崎子爵是把被日本陸軍幼年學校退學的晃送進了英國著名的公立學校。

面孔湊近著觀看完全變了色的照片,普萊斯的視線忽然被站在晃身後的一個人吸引了。

再重新看了一眼,意識到那一事實的普萊斯幾乎忍不住驚訝出聲。

雖然化了裝戴著黑色的假胡須,可是不會有錯。

在少年晃的背後以保護人的姿態站立著的,胖乎乎的大塊頭男人,是曼斯菲爾德·卡明海軍上校。人們都稱他為“C”。

英國秘密情報部,也就是軍情六處的首任長官。

“C”的通稱,源於他簽名的時候總是用綠色墨水單簽一個首字母。

作為軍情六處的首任長官,卡明致力於整備充實對情報活動不可或缺的密碼、手槍、刀具、照相機、隱形墨水等諜報用特殊器具,以及情報員隨身攜帶的無線通訊機器等一般裝備。毫不誇張地說,英國得以在當今世界秘密開展的情報戰中占據先發優勢,卡明功不可沒。

有崎子爵竟然是拜托了卡明作為少年晃在英國的監護人。

雖然只是想象,不過“C”是看出了晃的資質,於是把他引入自己麾下,進行了作為間諜的培訓吧。若是這樣,有崎晃就是直接接受了英國傳說中的間諜頭子的訓練。寫給裏村老人的明信片來自於世界各地,理由也能說得通了——

正因為當時日本和英國的關系良好,這種情況才有可能。

雖然並不清楚去世的有崎子爵和“C”是什麽關系,不過,也許是子爵當年被明治政府派去歐洲的時候,因為彼此都是超出同儕的軍人,所以有過一些什麽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