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名字——藤田組偽鈔事件 - 9 -(第2/3頁)

伊田平太郎晃動短短的脖頸點著頭,隨後擡頭盯著安田的臉認真問道:“您看起來知識很淵博嘛,那些描寫熊坂長範的戲曲都說了些什麽啊?我對這些不是很清楚。”

“哦,這個嘛,我倒是看過些書查了查。以一代大盜熊坂長範為主人公的戲叫《初雪物見松》,是享保年間的第二代並木五瓶寫的,其後由江戶市村座的第一代松本幸四郎飾演長範。後來一個叫西澤一鳳軒的人加以補充改編,將戲目改成了《熊坂物見松》,天保八年二月起在大阪的各個劇場上演,後來又被加以改編,戲目也改叫作《熊坂長範物見松》,由江戶中村座的第四代中村歌右衛門飾演長範,在中村座上演。幕府末期,以這個人物為主人公的戲曲經常上演,所以明治時期的人對熊坂長範這個大反派人物都非常熟悉。”

“戲的大概情節是怎麽樣的?”伊田皺著眉頭問道。

“主要故事情節是從《義經記》中襲取的,說的是江洋大盜熊坂長範原本是加賀國熊坂地方的人,他率領一眾嘍啰趁夜色闖入美濃國赤坂地方的一家客棧準備殺人劫財,不料正好撞上大英雄牛若丸,最後死於牛若丸刀下。還有一種則是說,美濃國青野原有一片松樹林,樹高六十尺,長範爬上松樹,向東西四五裏外遠望,依據往來人馬的行進姿態判斷出其所攜財物的重量,然後命手下搶奪這些財物。戲目起名叫《熊坂長範物見松》估計就是從這裏來的。每個戲上演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是不變的,就是那夥強盜頭子的名字始終是熊坂長範。”

“熊坂長範和熊坂長庵,只差一個字,對長庵先生而言,這個戲是相當大的困擾呢。”身為同鄉的伊田情不自禁地發出嘆息。

這時候,身穿藏青色風衣的那位神岡女士肩頭微微抖動,輕輕咳嗽了幾下。

伊田轉頭望了望她,她略微一低頭,細聲細氣地說道:“不好意思。剛才安田先生說到熊坂長範的戲曲的事情,其實謠曲中也有一首就叫《熊坂》,它比江戶時代的戲曲歷史還要古老悠久,據考證,很可能是室町時代的世阿彌作的呢。”

“噢噢。”

“不瞞您二位,我其實有在學習謠曲,最近恰好在練習這首《熊坂》,所以我知道的只不過是從謠曲書本上的解說中看來的,現學現賣的。”

“謠曲中的熊坂長範也是個江洋大盜吧?”

“沒錯……說有個遊方僧來到美濃國的赤坂這個地方,夜晚正通宵讀經,熊坂長範的幽靈突然出現,對著僧人懺悔自己所做過的壞事,講述了自己和手下一眾嘍啰夜襲住宿在這家客棧的澳洲金貨商人吉次,結果卻被牛若丸殺死的經過,懇求僧人替他回向(1),說完就消失了,大概是這麽個情節。這首謠曲的內容來自《平家物語》和《義經記》,一直傳唱到現在,我想它比起戲曲的《熊坂》應該更加有名吧。”

“看看,與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盜就一字之差,太容易搞混了,父母給起了這麽個名字,才弄得長庵先生遭遇這意想不到的不幸啊!”

相模國愛甲郡中津村出生的老校長再次發出了嘆息。

“不過,一方面,世人看到這樣的名字認為他就是真正的罪犯;另一方面,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弄個名字像是戲曲裏的大反派,這是警視廳編造出來的,這種傳言還很有市場哩。

“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在《警視廳史》這本書中也寫到了。

“可是那個尾佐竹猛卻拿自己發現長庵先生擔任愛甲郡中津村小學校長時所寫的呼籲設立村醫院的建言書這事做文章,在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得意揚揚地稱長庵先生不是捏造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至於長庵先生是怎麽掌握偽造國幣技術的,卻完全不去調查。”

“您說得沒錯,關於這點尾佐竹猛先生一丁點也沒有提及。”

安田翻看著筆記本繼續說道:

“有關當時紙幣印刷方面的事情,我稍稍做了一點調查,假如您二位不覺得無聊的話,我就概要地介紹一下?”說著,將目光投向伊田和神岡兩人。

“那樣就有幫助了,您快說說!”

“應該很有趣,您就說給我們聽聽吧。”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

“那好。您二位先看看這個——可能你們也知道吧,這是明治五年至三十二年流通的日本紙幣。”

安田從提包裏取出一幀彩色照片遞到伊田的手上。

“嗯,我以前只見過照片,但是彩色照片還是第一次見。嗯嗯,上半部分是兩只鳳凰站立兩旁,圍著正中的‘金貳圓’這幾個字;下半部分兩邊各有一條龍,中間是‘明治通寶’紅字。對了,整體是用青色色調印制的,怪不得被稱作‘青紙幣’呢。哎,這最上面還有騎縫章的‘納頭’兩個字呢。”